臺南農改場發表研究成果

臺南農改場副場長陳昱初率團隊展現品種研發授權、作物育種及省工機具推廣等研發及食農教育推廣成果。(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農改場副場長陳昱初率團隊展現品種研發授權、作物育種及省工機具推廣等研發及食農教育推廣成果。(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農改場副場長陳昱初率團隊展現品種研發授權、作物育種及省工機具推廣等研發及食農教育推廣成果。(記者李嘉祥攝)

行政院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去年完成廿四件技術移轉,金額達二百四十餘萬元,昨(二十二)日舉辦「食農教育推廣成果暨研究成果發表」,展現品種研發授權、作物育種及省工機具推廣、自動化與減碳等多項成果,還有以臺南場推廣的在地食材做成的美味料理,廿四日並將辦理研討會,以現場簡報與研討會方式與農民、研究人員、推廣夥伴及農政單位人員交流研究成果,期帶動農業進步。

發表會匯集嘉義縣市特色料理發表「田野裡的美味日常-嘉義篇」特刊,邀嘉義市、新港、朴子、義竹、六腳、東石及番路等農會展示棗醬橙蝦仙桃麵、黑豆蒼蠅頭、清蒸彩椒等七道當季特色料理。

臺南農改場副場長陳昱初表示,該場致力設施栽培研究,針對設施小果番茄輔導設立非疫生產點,進行低溫儲藏條件模擬,進行雲嘉南地區蔬菜土壤肥力評估、研發自走式蒸汽消毒機改善土壤,導入設施蔬菜栽培與田間綜合管理提高產量;育成高重瓣紫羅蘭品種臺南三號、四號,降低栽培成本,並進行無花果生育調查、盤點蔬菜產業關鍵需求、導入省工施肥及機械種植模式於加工用青花菜生產、進行農業組織商業模式策略分析等。

臺南農改場長楊宏瑛指出,農改場積極推廣「食在地」觀念,設計整合型及可攜式食農教育教學實作模組,期透過體驗學習教學策略提升學習興趣,將食農教育落實於日常生活,培養食農素養,也藉由交流活動強化研發能量,打造以市場導向、高品質、高附加價值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