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攝影家》叢書 呈現社會與時代面貌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發表會,文化部長李永得(中)特別出席。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發表會,文化部長李永得(中)特別出席。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天(2日)發表《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五輯,出版攝影家雷驤、張武俊及何經泰的專書,透過深度訪談、書寫論述及作品,呈現攝影家的影像歷程。

出席發表會的文化部部長李永得表示,攝影是真實記錄每一個時代與不同角落的容顏,這樣的紀錄可以永遠流傳,它不僅是藝術創作,同時也是文化資產,所以文化部非常重視。

李永得說,藝術家的故事、文物及作品對藝術史的建立缺一不可,所以出版藝術家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攝影家外,文化部也出版美術家的傳記,出書只是其中一種表達敬意的方法,也是留存文化的很重要的方式,文化部會繼續努力。

攝影家何經泰說,他從大學時代愛上攝影,在媒體蓬勃發展的年代,進入媒體工作,一待就30、40年,這期間唯一堅持的,就是沒忘記對攝影的初心與熱情,他很高興被選為攝影家系列,也希望《臺灣攝影家》叢書能持續出版,因為將會是國家重要資產。

文化部推動「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出版《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至今已經完成五輯24冊,今年出版《雷驤》、《張武俊》、《何經泰》3冊,《雷驤》一書收錄許多雷驤未曾公開的手稿與創作影像,透過訪談及文獻、檔案的重整,脈絡化雷驤的攝影創作歷程;《張武俊》則是張武俊透過鏡頭,發掘日常的地物風貌之美,書中首度公開張武俊2000年以後的攝影創作,包括《魚塭》與《濱海沙丘》等系列;《何經泰》則透過影像表現人們受到壓抑與被忽視的政治迫害記憶,以及社會底層哀歌,專書收錄何經泰重要的攝影系列作品,以及近作《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系列,探討何經泰攝影表現手法與臺灣社會發展之間的交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