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的想像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必須接受「共存一定會死人」

文:No.4(住院醫師)

最近疫情再起一波,連續幾天破百例(雖然我不會說爆發),除了媒體製造恐慌之外,我覺得指揮中心其實滿老神在在的。

其實,自從宣布縮短檢疫期後,儘管還是有自主管理期,但可以預期的是一定比起過去有更多無症狀沒被檢驗出來的漏網之魚跑進社區,而從最近幾場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加上羅一鈞羅副的報告)都可以看到,未來關注的重點是「醫療量能」、「重症照顧」以及避免「醫療排擠」,而3月本土個案有1266例,重症率只有0.24%(等於需要住院的只有20床),未來即使到1萬例(需住院人數為200人),以台灣目前的醫療量能應該也還是可以負擔。

所以目前的防疫措施,應該是不打算加嚴了,接下來就是準備往共存走,那麼之後可以預期的,是這個病例曲線應該很難再下滑,而且應該會開始上升。

所以接下來的該做的,就是全面放寬嗎?

絕對不是。因為一旦直接放寬讓病例數暴增(尤其是重症數),醫療量能是一定受不了,更別說台灣還有快30%大於70歲的老人一劑都沒打,一不小心台灣就會變成香港。

而亞洲另外一端完全放飛的韓國,曾經最高達到單日62萬確診的驚人數字,也一度造成醫療崩壞,儘管現在已經降到單日26萬,他們的醫療資源也還是吃緊,但是不到崩壞程度了。事實上,韓國就是個很值得台灣參考的國家,他們的兩劑及三劑疫苗覆蓋率比台灣還好,但是一但管制措施全面放寬,病例數衝破頭,醫療資源還是會被消耗掉。

接下來,假如台灣的確診數字依前述所預料的連日上升,指揮中心應該會跟地方政府精算醫療量能,如果疫情上升曲線超過量能,管制措施才會開始加嚴。沒錯,管制措施還是會有,不會不見,因為即使是歐美這種看起來不用戴口罩的放寬限制國家,最少最少還是會要求確診者隔離(就算只有5天),其目標,就是利用壓低確診曲線達成終極群體免疫,也就是所謂的Flatten the curve。

其中放得最寬的英國,就是用最暴力的方式直接達成群體免疫,過程中也死傷慘重。

政治人物可以在那邊喊共存共存,但光一個共存的想像就不一樣,各國對於共存的作法也不一樣,你以為完全解禁的歐美,其實也都還說是有管制措施。

民眾必須先接受,共存一定會死人

共存派也有很多種作法,而且民眾要接受的事情是「共存一定會死人」,正如每年都有人因為流感而身亡,若不接受這會變成常態,只是在那邊空喊共存,根本就是講幹話而已。

2021年歐洲盃足球賽期間,當時疫情仍十分嚴重的英格蘭球迷在倫敦街道上聚集歡慶

對於共存的終極想像當然就是回到2019年前的生活,但是要走到那一步,以台灣來說還很漫長。我們前面付出的代價太少,所以現在只能以時間來換,台灣有些政客眼睛只看歐美,整天吵著台灣要開放台灣要共存,但卻不知道歐美已經付出了多少代價。有疫情的時候在野黨罵政府不加嚴,沒疫情的時候吵共存;說隔離天數不宜放寬,不放寬又說台灣鎖國。

像是柯文哲整天預測放話,做出像是「我打兩劑疫苗了幹嘛要戴口罩」這樣的神奇言論,對疫情卻沒什麼實際建言,這就不是一個良性的監督工作,只是在噴政治口水。指揮中心對於疫情是有計畫的,從羅副他們的報告,就可以看出要往共存走的端倪,那些還堅持不打疫苗的人,到時候就自己準備天擇吧。

講直白點,都過了2年,那些明明個人狀況可以打但還堅持不打疫苗的人,或許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保護他們了。

接下來,在台灣除了共存產生的疫情之外,大概就是為了年底選舉產生的政治疫情,不過我想大家也不用恐慌,因為成天講幹話的是誰,經過這兩年大家應該都看的很清楚了。

迎接共存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希望台灣可以順利度過,然後就可以安心出國囉!

延伸閱讀
媽媽,在女王之上的頭銜:母親節為什麼訂在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誰是扼殺「多元共融職場」的兇手?以身心障礙公務員為例(上):房間裡到處都是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