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龐建國是舊識 蔡詩萍透露:大舅許信良曾為這事很不諒解

前立委龐建國驚傳墜樓身亡,而他身前曾在多個群組轉貼留言「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作家蔡詩萍透露,從龐建國的從政歷程,可以一窺藍營的劇烈變化。當時龐建國選立委時,他大舅許信良也在台北市南區選立委,大舅要他幫忙站台,他去了,但他同時也幫龐建國站台,結果龐上許下,讓大舅對他還蠻不諒解的。

蔡詩萍12日在臉書悼念老友,表示龐建國輕生這個悲劇,他是很難過的。於私,他們夫妻跟龐建國夫妻都熟識;他是在大學時參加校內的即席演講比賽,認識當時唸研究所的龐建國,他們都鍥而不捨,連年參加,也就熟起來了。後來,龐建國出國唸書,再相遇,他是台大社會系教授,他自己則擔任雜誌總編輯,在「後蔣經國年代」,他選擇從政,從國民黨栽培的「中山獎學金人才」,轉往新黨,選上台北市議員。後來再成為親民黨立委。

蔡詩萍透露,龐建國擔任親民黨立委時,當年他大舅許信良(已經非民進黨籍),也在台北市南區參選立委,當時選制台北市分北區、南區,都是複數選制,大舅要他幫忙站台,他去了,但他同時也幫龐建國站台,結果龐上許下,大舅對他還蠻不諒解的。後來,馬英九選總統,他去當了總部發言人,選後國親合作,龐教授歸隊藍營,也被賦予重任。

蔡詩萍指出,從龐建國的從政歷程,可以一窺藍營的劇烈變化。新黨、親民黨,到幾度分裂後的國民黨,基本上,藍營呈現了結構上分歧的事實,這既是路線之爭,卻又是台灣政治「本土化」、「民主化」的必然拉扯。而對過去的黨外,到現在的民進黨,它們大致上承接了「民主化」與「本土化」兩相融合後的「台灣化」歷程,使得民進黨成為「民主台灣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對國民黨而言,麻煩大了!從新國民黨連線,到新黨,都無法擺脫對國民黨快速本土化後的不適與失調。

蔡詩萍表示,當龐建國留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的遺言時,完全凸顯了他內心的激憤與不安。要理解他,唯有透過台灣政治本土化,民主化,最終台灣化的過程,才能理解他的失落。而更讓他失望,或難過的關卡是,那麼讓他悲憤的「不公不義」,為何無法形成一股波瀾壯闊的反彈力量呢?也就是說,當他感覺不公不義時,是不是反而更多的台灣選民卻不那麼覺得呢?這樣的認知落差,恐怕才是迫使龐建國走上絕路的內在壓力。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服務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