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紫砂壺朱泥壺 泡烏龍最香醇

工商時報【劉朱松╱台中報導】 中興大學、成功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等三所大學共同研究結果,昨(10)日在興大公布,證實以大陸宜興黏土製成的紫砂壺和朱泥壺,所沖泡出的烏龍茶,較其他材質的茶壺,含有更多的健康化合物,苦味更少,香氣也可能更多,這項重大發現,可做為國內製茶及茶壺業的營運參考。 上述三所大學師生研究團隊,針對市售紫砂、朱泥、不鏽鋼、陶瓷、玻璃,及塑膠等不同材質茶壺,沖泡烏龍茶,再分析茶湯中多酚、咖啡因、揮發物質等化合物含量,所得到的研究結果。 上述研究成果,預定發表於8月出版的《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興大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曾志正,及興大獸醫學院院長周濟眾,昨聯袂出席記者會表示,該研究顯示包括紫砂壺、朱泥壺,及不鏽鋼壺的烏龍茶湯,具有較高的特定兒茶素;但紫砂壺、朱泥壺、不鏽鋼壺及陶瓷壺,則有較低的咖啡因。 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興大研究生廖子慧、陳盈潔、化學系教授李茂榮、成功大學藥學系助理教授郭賓崇,及台北醫學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科教授麥富德等人,合力完成。 另也發現紫砂壺、朱泥壺的茶湯中,也具較少的揮發物質、礦物質與鉀離子。至於茶湯的胺基酸成分,在不同材質間,並無顯著差異。 由於茶葉有促進健康的效果,規律的喝茶,可降低心血管、癌症、糖尿病、肥胖、關節炎和神經方面等疾病風險。對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預防,主要歸功於兒茶素(黃烷醇),因其具抗氧化效果,亦可降低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茶葉的兒茶素為水溶性、無色的化合物,可產生苦味、澀味與回甘等滋味。茶葉的味道和顏色,主要由非揮發性物質決定。 例如,「沒食子兒茶素」和「表兒茶素」是回甘的主要貢獻者;黃酮醇?會帶來澀味,咖啡因是苦味的主要來源。 自北宋開始,大陸江蘇宜興地區出產的紫砂黏土,就是最好的製茶壺材料。紫砂黏土由高嶺土、石英和雲母及氧化鐵組成,主要礦物成分有二氧化矽、氧化鋁和氧化鐵。 此研究使用高效液相層析儀(HPLC),分析兒茶素等多酚與咖啡因含量;液相層析質譜儀(LC/MS),分析胺基酸含量;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分析揮發物質含量;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ICP/MS),分析礦物質和金屬離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