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長榮今年獲利看增五成

【時報-台北電】長榮(2603)3月與第一季營收同創歷史新高,成長動力高於市場預期,內外資大型研究機構持續看好後市,高喊買進論調不變,中信投顧最新更登高一呼,預言長榮2022年獲利將再爆發式年增五成,每股純益從2021年的45.18元,大進化至68.14元,突破市場預期天花板。

台股飽受通膨、美國聯準會加速升息與縮表影響,尤其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直直落,使資金竄出科技類股,進駐非科技股,反倒給了沉寂一段時間的航運股吸金機會。

內外資研究機構對長榮股價預期站在樂觀一方,以摩根大通的295元最高,匯豐證券賦予215元,富邦、中信投顧分別給予200與199元股價預期,投資評等都是「買進」或「優於大盤」。

長榮3月營收586.7億元,月增6.08%、年成長83.98%,第一季營收1,708.9億元,季增9.5%、年增89.9%,同創新高。中信投顧指出,長榮持續走高的第一季營收高於市場預期,強烈的市場需求與持續新增運能,在市場平均運價修正之際,表現強勁。

中信投顧說明,長榮新船加入與歐美航線的長約價格比去年同期翻倍,加上長約比例高,美國線占七成、歐洲線已拉升至三至四成,造就良好財務表現。展望長榮今年第二季與第三季持續有新船交付,以及未來大陸封城解禁搶運商機,預計長榮今年榮景持續。

根據研究機構對長榮所做財務模型,長榮繼2021年獲利大增8.8倍、每股純益衝上45.57元,2022年可望再大增五成,每股純益高達令人咋舌的68.14元,完勝市場預期,此前樂觀派外資對長榮2022年每股純益估計值僅介於46~55元之間。

中信投顧分析,由於市場供不應求,長榮今年前二月平均運費每20呎櫃(TEU)為3,222美元,較去年年底每TEU的2,776美元上漲16.1%,明顯優於市場普遍觀察的SCFI運價指數兩位數之修正幅度,主要差異來自於長榮主要航線集中大陸與美東、美西航線,相對歐洲線運價修正幅度較小。

評價面來看,中信投顧指出,長榮預估2022、2023年股價淨值比為1.34與0.95倍,搭配有12.6%的高現金殖利率,在在凸顯長榮股價具投資吸引力。(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王淑以、簡威瑟/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