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助順將軍廟 修復開工

擁有逾160年歷史的台北市定古蹟「艋舺助順將軍廟」(晉德宮)第4期修復開工,將耗資1800萬元進行為期1年半的修復工程。北市文化局表示,工程將補強結構並修復鐘鼓樓、廂房、聯絡廊道、交趾陶及彩繪裝飾工藝,展現對場作廟宇特色。

艋舺助順將軍廟創建於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並於日據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購地重新改築,廟宇主祀助順將軍是艋舺地區重要信仰中心之一,助順將軍信仰在台最早源於清乾隆年間,調查文獻顯示於國內僅見於艋舺、新北市淡水及五股。

文化局說明,本次工程將補強結構,修繕牆面、二丁掛、聯絡廊道、鐘鼓樓、廂房,同時修復內部交趾陶、彩繪等建築裝飾工藝,包含台灣北部重要彩繪匠師許連成的門神彩繪作品,除維護古蹟建物安全,也讓民眾感受艋舺傳統信仰的歷史風華。

文化局表示,直轄市定古蹟艋舺助順將軍廟是北市少有的對場作廟宇之一,建造時聘請大木名匠陳應彬的徒弟陳田與泉州名匠王維允對場建造,以中軸線為界,分別建造廟宇的虎邊與龍邊,兩側用料、雕工造型、裝飾各異其趣,在單棟廟宇中展現不同流派風格的建築樣貌。

文化局也說,萬華區目前已有34處文化資產,其中市定古蹟共18處,這些建築承載著幾世代人的信仰、生活記憶與在地文化風貌,隨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觀光活動增溫,期待未來修復完成後,可讓前來的民眾欣賞廟宇建築特色,了解傳承的傳統信仰文化與在地生活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