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瑞典加入北約提升在歐洲戰力 學者:美國應抓緊機會把重心轉向太平洋地區

芬蘭和中國雙方外交部長19日通電話,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聲明稱,芬蘭解釋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一事,表示北約會堅持防禦聯盟定位,而美國天主教大學助理教授亞斯科納斯和高級研究員巴恩多勒先前撰文強調,芬蘭與瑞典加入北約,有助美國真正把重心移至太平洋地區。
芬蘭及中國外長哈維斯托(Pekka Haavisto)、王毅進行電話會談,中國之後發布的聲明提到,芬蘭會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稱哈維斯托「解釋芬蘭申請加入北約(NATO)事宜,表示北約將堅持防務性同盟定位」。芬蘭還不是北約成員,而北約新版《戰略概念》首度把中國列為戰略挑戰。
中國外交部聲明表示,王毅和哈維斯托對烏克蘭戰爭為全球糧食及能源安全帶來挑戰感到擔憂。不過芬蘭外交部目前僅推文稱,哈維斯托和王毅進行有益對話,雙方談到預期中的航班議題,以及烏克蘭領土完整和解決穀物出口問題的可能性。
FM @Haavisto: Useful discussion with FM Wang Yi today. Regular contacts between and important, including predictable flight connections. Discussed also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Ukraine and possibilities to solve the grain export issue.
— MFA Finland (@Ulkoministerio) July 19, 2022
對於北約6月29日發布新版《戰略概念》,首度把中國列為戰略挑戰,美國駐北約大使史密斯(Julianne Smith)先前接受《外交政策》(FP)訪問時直言,盟友關注中國和俄羅斯「沒有止境」的夥伴關係,加上中國和俄羅斯有軍事合作,對烏克蘭傳遞相同訊息,認為有必要提及中國帶來的戰略挑戰。
美國無法同時應對歐亞2戰場
《外交政策》12日刊登亞斯科納斯(Jonathan Askonas)與巴恩多勒(Gil Barndollar)聯名文章,他們指出,鑒於中國在太平洋區域崛起,以及美國在該地區地位下滑,歐洲安全迫切需要由歐洲人來承擔,因此芬蘭及瑞典加入北約,是讓美國減少在歐洲駐軍的機會。
亞斯科納斯和巴恩多勒表明,儘管一直有討論讓北約轉型為與中國競爭,但整體軍事結構根本不足以應對2個威脅,且歐洲也沒政治意願成為美國對抗中國的小夥伴。他們稱,雖然俄羅斯軍隊2月開始陷入困境,但美國面對直接給予歐洲更多保護的要求,特別是來自波羅的海國家。
Finnish and Swedish ground forces could be deployed to the Baltic States far more quickly than Western European armored brigades. https://t.co/EEW8IWbwFw
— Foreign Policy (@ForeignPolicy) July 14, 2022
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2016年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協防波羅的海地區需要動員約7個旅,相當於美國現役陸軍的1/5人力。「這不單是軍隊結構和軍事開支的問題」,巴恩多勒與亞斯科納斯說,同時還涉及針對單一、具體戰略問題的多個防衛面向發展。
巴恩多勒及亞斯科納斯表示,在冷戰高峰期,身為大陸強權的蘇聯所帶來的威脅,促使美國陸軍和空軍創造並執行改造的空陸戰主義(AirLand Battle doctrine),「中國對美國帶來的挑戰主要在海軍,完全是不同的情況」。他們認為,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反而能讓美國戰略重新定位在太平洋地區。
芬蘭、瑞典加入提升北約戰力
亞斯科納斯與巴恩多勒指出,不同於多數北約歐洲成員國,芬蘭和瑞典實施徵兵制,其中芬蘭在戰時能有28萬人戰力,且有近100萬後備軍人,甚至有全歐洲最強的炮兵隊,且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戰役再次證明,炮兵隊是現代戰爭的關鍵。瑞典則有全球數一數二先進的戰機和柴電潛艦。
2022年6月28日,土耳其、芬蘭、瑞典3國簽署備忘錄,達成加入北約(NATO)協議(AP)
另外,芬蘭2021年12月宣布,採購64架美國製造的F-35戰機,若以人口來看,相當於美國採購3840架。巴恩多勒和亞斯科納斯強調,最重要的是芬蘭及瑞典加入北約,純粹是因安全因素,不像先前北約擴張,等同讓申請國取得加入跨大西洋社群入場券,或得到政治改革認可。
「芬蘭、瑞典的加入,能強化北約硬實力,以及重建聚焦軍事對抗首要安全威脅的基本聯盟角色」,亞斯科納斯和巴恩多勒提到,瑞典及芬蘭的地面部隊能比西歐成員更快動員,且能完全進攻距離芬蘭邊界僅177公里的俄羅斯第2大城聖彼得堡。
巴恩多勒和亞斯科納斯還說,芬蘭與瑞典加入北約,能一夕間改變波羅的海國家面臨的威脅,因為波羅的海會變成北約範圍內的「湖泊」,加上瑞典在波羅的海的哥特蘭島(Gotland)會成為俄羅斯空軍及海軍難以對付的阻礙,使得俄羅斯想控制波羅的海的希望破滅。
2022年5月,瑞典總理安德森(中)、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右)訪問華府,與拜登總統(左)會談(AP)
歐洲人負責其安全 美國重心轉至太平洋
亞斯科納斯及巴恩多勒坦言,美國拜登政府看起來像是現在先轉向歐洲,之後再移至亞洲,因為隨著土耳其同意邀請瑞典、芬蘭加入後,美國宣布在歐洲派駐更多軍隊,並在波蘭設立新的駐軍總部,「北約的歐洲成員在規模及備戰上都戲劇性成長,美國卻選擇在歐洲投入更多,而非減少」。
亞斯科納斯與巴恩多勒提到,自冷戰結束以來,沒有任何美國總統有能力或意願,堅持歐洲防衛應優先由歐洲人負責。他們強調,有遠見的美國政府現在抓緊這獨特時機給予北約的地緣政治機會還不算太晚,即藉由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讓歐洲成員承擔歐洲防衛,而美國把重心轉至太平洋地區。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北約《戰略概念》為何列入中國挑戰?美國駐NATO大使:盟邦關切中國與俄羅斯「沒有止境」夥伴關係
相關報導》 對抗俄羅斯侵略威脅!美國大幅擴增歐洲美軍戰力,強化北約東翼防衛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