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逾 500 萬人連署力爭「留歐」!當年投下留歐票後,為何現在卻祈禱早日脫歐?

作者:讀者太太/英國職場放大鏡

作者前言:2016 年 6 月的脫歐公投,以 52:48 的微小差距,確定英國即將離開歐盟的命運。我,就已多次撰文,分析這齣荒謬劇,譬如上一篇〈歡迎收看梅伊的今日鉅獻〉,是關於英國首相 Theresa May 的 Brexit deal,在 1 月 15 日被國會以超級懸殊的 230 票之差正式否決,堪稱史上輸最大的一次。其後,她又隨即在 1 月 16 日的「不信任動議投票(Vote of No Confidence)」中,以非常驚險的 19 票之差保住自己的首相位子。但隨著局勢發展越來越離奇,我不得不開始覺得,本劇最荒謬的一場戲,其實應該還沒出現……

留歐派逾 500 萬人連署,「二次公投」恐難免

脫歐公投後第 33 個月,如果按照兩年前啟動《Article 50》的法律規定,英國原本應該會在本周五(2019 年 3 月 29 日)正式離開歐盟,但就在距離原本的脫歐日只剩 7 天之際,英國和歐盟達成了一個關於延後英國脫歐日期的協定:

一、雖然 Theresa May 已經有兩次被國會否決 Brexit deal 的紀錄,但本周國會議員會再就梅姨的 deal 重新表決一次,如果她的提案還是被否決,那麽在 4 月 12 日前,國會必須提出其他方案,包括 No deal 的硬脫歐、乾脆取消 Brexit 不脫歐了,或是向歐盟爭取延後脫歐。

二、如果國會在本周決定買單 Theresa May 的提案,那麽在 5 月 22 日,英國就會以這個梅姨主張的「離婚協議」,正式終結和歐盟的婚姻關系,重新回到 1973 年前未和歐盟結婚前的單身狀態。

乍聽之下似乎就是原定的 Brexit 日期被稍微延後了一點,但事實上,英國不僅不會在本周五離開 EU,英國國內想撤銷《Article 50》的聲浪,在上周末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除了英國國會網站上《撤銷 Article 50 並留在歐盟(Revoke Article 50 and remain in the EU)》的請願書,已有超過 500 萬人連署之外;上周六(3 月 23 日),倫敦還有一場聚集了超過 100 萬人出席的反脫歐大遊行。

我的英國朋友中不乏共襄盛舉的人士,紛紛在臉書上貼出大遊行的照片,張張充滿嘉年華會的氣氛,這些 2016 年和我一樣投 Remain 的人,信心滿滿地相信,只要大家團結起來卯足全力,國會就會撤銷《Article 50》,取消脫歐計劃。

根據英國法律,任何在國會網站上超過 10 萬人聯署的請願書,國會議員就有討論它的義務,因此撤銷《Article 50》一案絕對會被國會納入動議,如果真的還被以多數通過了,可以期待的下一步就是再一次公投。畢竟 2016 年公投中,決定離開歐盟的人占了 52%,這些人一定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 Brexit 就這麽被取消了,於是第二次公投絕對勢不可擋。

當年投下「留歐」票的我,為何現在卻力主「脫歐」?

坦白說,即使我不只當年投的是 Remain,現在也一樣希望英國能留在歐盟,但如果辦第二次公投,我的選項卻會是「Leave」,原因有以下兩個:

一、如果第二次公投的結果竟然是 Remain,我擔心英國會出現像美國 2016 年的總統大選時的「超反智現象」,也就是人民在對政府、政客失去信心後,轉而向極端的選項求助。

前保守黨脫歐秘書(Secretary of State for Exiting the European Union)David Davis 在接受 BBC 的政論節目《The Andrew Marr Show》訪問時曾提到,英國國會如果最後選擇不實踐 2016 年 Brexit 公投的結果,英國會出現「川普時刻(Trump Moment)」,也就是人民對民主制度的不信任甚至全盤否認,這對英國的傷害絕是根深蒂固的,遠比離開歐盟可能造成的短暫混亂或經濟衰退來的更慘烈。

雖然 David Davis 是保守黨的 Brexiter,和我的政治立場不同,但針對這點我完全同意,我也認為大家應該運用智慧在風險(risk)和災難(disaster)間做出對英國傷害最小的選擇。

簡單來說,既然公投結果是脫歐,政府就該認真把脫歐執行到底,如果離開歐盟後發現日子沒有以前好過,到時再來舉辦公投,由人民來決定是不是要重回歐盟的懷抱。總之政府千萬不要自己打臉,信誓旦旦說要公投就請認真執行結果,否則失去人民的信任,將會把英國帶向民主制度的最大危機。

二、從 2016 年 6 月 23 日脫歐公投的結果開票後至今,我看到的是一個分化越來越嚴重的英國社會,人和人之間因為政治立場影響到人際關係──曾幾何時誰投 Remain、誰投脫歐,似乎成了許多人交友的準則。激動的英國人仿佛暫時忘了衡量人的標準,不是只有政治傾向這一個指標,人性也不是非黑即白,不管傾向留歐或脫歐,背後都有許多原因。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雖然我主張留在歐盟,但我發現身邊對我最好、最會主動關心的英國朋友與同事,竟然都是以傾向脫歐的族群為主。我和他們政治立場不同,並不代表我們就要勢不兩立,相反地,我們會因為彼此的交情,願意去了解對方做出和自己相反選擇的原因。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尊重不同聲音的雅量,脫歐這場鬧劇從 2016 年至今歹戲拖棚,長期消耗兩個陣營的耐心,導致許多激進的 Remianer 和 Brexiter 彼此在社群媒體上叫囂、分享來自各自陣營發送的假新聞,為此爭執不休。比較理性的在冷靜後會道歉,比較固執的從此不再說話,仿佛多年的友情比不上一樁政治事件。

期盼結果尊重民主,讓人民生活回歸正軌

目前是英國的關鍵時刻,一個國家在面臨重大轉折時,最不需要的就是島上的 6,600 多萬人民再被分化;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關於 Brexit 的一切能盡快塵埃落定。既然 3 年前多數人的選擇是 Leave,即便這個多數只是比所謂的少數多了 4%,我還是願意尊重他們的決定──除了這是民主的基本價值,我也希望這場鬧劇趕快落幕,人民的生活才能恢復正常。

不管這周過後英國的「脫歐荒謬劇」又會新增哪些不可思議的橋段,我真誠地希望不會有二次公投,如果一定要有,我祈禱結果和上次是一樣的。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英國逾 500 萬人連署力爭「留歐」!當年投下留歐票的我,為何現在卻祈禱早日脫歐?》,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從最驕傲的宣言到最糟糕的情況──英國若「無協議脫歐」,會讓台灣旅客很「有感」
有史以來最駭人的「美國入學醜聞」:基金會洗錢 20 年,服務富家子弟作弊錄取一流大學

作者簡介:

英國人妻讀者太太 Mrs Reader,土生土長台北人,2011 年移居英國,與老公 Mr Reader 育有一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當過 5 年記者、2 年精品公關。目前定居英格蘭中部,任職整合行銷公司客戶經理,同時為求職網站 mit.Jobs、《30+BLOG》駐英國特約作家,撰寫關於職場、親子、生活的跨文化社會觀察與現象解析。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