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農研發離地排水氣「移地種」 收益高1.6倍
苗栗縣 / 黃種瀛 楊宗穎 巫召清 報導
大湖草莓農為了保住重要的經濟命脈,絞盡腦汁,傳統栽種方式是直接種在土壤上,但遇到下雨或大熱天,土壤不容易控制溫濕度,草莓苗容易腐爛枯死;有農民改良用鐵架高架式種植,雖然方便管理採摘,但鐵架的費用昂貴,成本太高;現在又有果農研發出「連接式種植槽」栽種法,透過離地設計和排放熱氣,不需要高額架設費用,每分地的收益比傳統種植法高出1.6倍。
來到草莓園裡,仔細看,原本應該種植草莓的土壤,擺了一整排像花盆的東西,裡頭的草莓每顆都鮮紅飽滿,而這個「花盆」,就是新型的「連接式草莓種植槽」,果農葉德龍說:「那個排氣孔就是可以(散熱),然後底下有出水孔有專門的排水。」新設計的種植槽,側面有排氣孔,底下出水孔離地5公分,土壤不積水,熱氣容易排散,有效抑制病害,種植成功率自然提高。果農葉德龍說:「原本(種植面積)是3700坪,我衝到6030,(收益)提升1.6倍預估提升1.6倍,再來我不用因為氣候被影響。」
傳統草莓種植法是直接種在土壤,雖然成本較低,但土壤溫濕度不易控制;後來有人改良高架式種植,雖然方便種植採摘,但鐵架昂貴又不易收納;新式的間接離地種植槽,成本只需要高架式的三分之一,草莓存活率高,種植槽也容易攜帶,移地種植非常方便,大湖地區農會推廣部主任謝文智說:「(新方法)目前一分地(成本)大概是30萬,白鐵搭的一分地大概要80萬。」草莓為大湖帶來經濟和觀光收益,如今面臨減產和病蟲害,果農絞盡腦汁,要守護他們的重要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