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作協雲端藝文講座 劉綺君「華文文學翻譯經驗」引動容

華府作協雲端藝文講座日前邀請劉綺君(Lily Liu)分享她的「華文文學翻譯經驗」,以及為什麼要做翻譯、為什麼喜歡散文;深愛中文文字和文學的她也一直在學習、體會這門語言的美妙,劉綺君借查理曼大帝說法表示「擁有另一種語言,就是擁有第二個靈魂。」

劉綺君在台灣出生,六歲移民美國,早年在史密斯女子學院主修英國文學和英法比較文學,大三時回到台北一年,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學習中文,她被分到「文言文入門」班學習「古文觀止」,也為她打下更深厚中文基礎,她之後又在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室攻讀英法比較文學和中國文學。

她的父母來自河南南陽,1949年10月徒步流離到中越邊界的法屬殖民地,經過四年輾轉到台灣,父輩早期的艱辛令她動容,所以為母親王臨冬出版了難民學生回憶錄「回首流亡路-一九四九外一章」,以及其它散文的英文翻譯。

劉綺君早年替中國筆會著名作家琦君的兩篇散文「毛衣」和「一對金手鐲」翻譯成英文,收錄在2000年九歌文庫的「琦君散文選中英對照」,劉綺君說自己的名字和作家琦君只有一字之差,翻譯其作品真是緣分。

她也曾翻譯韓秀的散文「樓上樓下」,「早期翻譯很難、很花時間,現在雖有谷歌,但翻譯不完全到位,還是要自己加工。」劉綺君說,對一個字都要精打細敲,看漢字部首、數筆畫、查字典、找定義,選恰好的字詞。

說起華府作協與劉綺君結緣,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作協會長王志榮前年在華府僑教中心圖書館借到一本中英對照的散文選,發現其中有兩篇文章的譯者劉綺君是在華府工作,便在Line和臉書群組發出「尋人啟事」,結果不但找到她,還促成華府作協與樂齡會(AARP)馬州分會共同舉辦中國農曆年和亞太裔傳統月的活動。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警界蒙羞 縱放華人超市竊賊2警將懲處
佛州大樓坍塌 巴拉圭第一夫人姊姊全家皆失聯
全美首例 外賣送餐費佣金 舊金山通過固定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