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春瑩升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本周一(5月27日)中國國務院發布的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公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出任外交部副部長。

根據公開資料,華春瑩出生於197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英語專業。1992年進入外交部,曾被外派在駐新加坡大使館和駐歐盟使團工作。2012年華春瑩出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此後又擔任外交部部長助理、新聞司司長。

財新網的報道稱,華春瑩是外交部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新聞發言人。她還是首位“70後”的副部長,也是目前外交部領導層唯一的女性。在她之前,中國有過王海容、傅瑩兩位女性副外長。

“恭喜華大媽”

作為中國政府外交和對外宣傳的“面孔”,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是中國網民熟悉和樂於議論的官員。華春瑩在社交媒體上被很多人稱為“華大媽”。

在有關華春瑩晉升的新聞下經過篩選的留言中,基本清一色都是祝賀和稱贊她的評論。但在中國無法登錄的X平台上,中文網民的評論充滿了嘲弄和不屑。

有人“恭喜華女士!選對了方向,上對了船,搭上了好列車,努力對了好方向”;有人說:“完全符合很多人的預測,背刺秦剛,和習近平訪問法國,回來之後升官了。”

有人揶揄“華大媽能力絕對沒問題,少有的說瞎話不臉紅,亦是一種天賦“;“我可喜歡聽華春瑩大媽的聲音了,好羞恥”。

一位用戶認為:“盡管華春瑩是女性,但這並不代表女性的勝利。她的晉升實際上是中共體制內的一種政治安排,是她長期以來的戰狼式言論和行動的結果。”

發言人的升遷

與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駐法國大使盧沙野一樣,華春瑩也被國際輿論是為中國“戰狼外交”的代表。

社交媒體上對華春瑩的評論,也集中在她曾經公開發表過的“雷人”言論。例如“我是十四億分之一”,疫情之下中國才是真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

2021年8月19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國議員稱“中國壓迫14億人”提問,華春瑩回應稱:“我也是14億分之一,我的同事也是14億分之一,在場的中國媒體記者也屬於14億人民,我們怎麼沒有感受到任何壓迫?我們為什麼覺得生活在中國特別幸福、安全、自豪、驕傲?”

2021年2 月18日,面對有關中國外交官員在推特和臉書上的賬號數量激增的問題,華春瑩表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調查過有多少外國媒體和外交官使用微信、微博?為什麼外國人可以使用中國的社交媒體平台,而中國人就不可以使用推特和臉書呢?這只是增加一種同外國民眾分享信息、溝通交流的渠道而已。”

華春瑩本人是活躍的推特用戶,經常發表贊揚中國發展成就、批評美國等西方對華政策、“揭露”美國民生艱難的英文推文。

華春瑩曾多次隨習近平出訪,包括2023年參加舊金山中美元首峰會。財新網的報道還指出,歷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中,多人後來獲得重用,包括現任中聯部長劉建超和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還有被免職的前外交部長秦剛。

(綜合報道)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