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燦獎十年有成 綠營應汗顏

兩岸青年設計師同台獲得大獎,侃侃而談個人的設計理念,讓更多產業人士瞭解認同產品特色,試圖創造更大的市場與價值,在當下近乎寒冬的兩岸氣氛下,好像是天方夜譚?

其實,這是真實發生的場景,就在幾天前,以發現和推介兩岸、港澳與海外華人華僑青年設計師,增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推動兩岸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合作的華燦獎在台商集聚的蘇州昆山頒獎。台灣青年設計師李尚哲以多功能GPS越野隨身設備,獲得評審青睞,試圖解決兩岸戶外愛好者挑戰極限環境時的需求,和他同場介紹創意的,是來自蘇州大學的博士生林鵬飛,他設計了由大運河文化發想的時裝系列,湛藍的色調在舞台上相當搶眼。

儘管民進黨視兩岸交流為洪水猛獸,但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設計師與學生,踴躍報名華燦獎。重點不只是獎盃與榮譽,他們希望透過和同行夥伴、學者專家,甚至是企業家們互動,瞭解創意的優點和不足,避免閉門造車,進一步掌握市場。主辦單位更訝異地發現,還有不少兩岸同學自行組成創意團隊報名,兩岸開放40餘年來深刻織起的密網,人為之力也難將其破壞殆盡。

過去十年來,華燦獎致力推動兩岸文創產業發展,那麼,民進黨數度執政,有沒有助力發展呢?陳水扁執政初期,游錫堃大聲提出兩兆雙星產業,其中被列為未來雙星之一的,就是數位內容產業。但一位高階官員私下提醒業者,「如今已無李國鼎部長了」,果不其然,政府原本稱扶持數位內容產業旗艦企業,真正拿到鉅額政策支持的,是高層密友,而非產業龍頭。20年過去,台灣的數位內容產業由原本最重要的國際創意製作基地被折騰的七零八落,再無國際競爭力。

陳水扁時期,兩岸關係緊繃,有意申請政府補助預算者,明明產品想要行銷大陸市場,計畫書上卻一定要掩耳盜鈴,改為華文市場,否則官員評審必定予以白眼。如今更不用說,文化創意產業早就成了政府的行銷工具,公視拍的歷史劇部部不符歷史,而諸如《零日攻擊》的電視劇,更是為了宣傳抗中而拍攝,製作團隊清一色都是自己人,只要政治正確,誰還管產業發展?

多位華燦獎致詞來賓,對台商、台企,對於昆山乃至於整個大陸經濟發展的貢獻銘記在心,他們期待華燦能夠繼續茁壯,為所有年輕人創造更多的機會,更希望他們成為一個不可分的團隊,一加一能夠大於二。

聽到這番話,綠營大概又要緊張咆哮,怒目而視了,但不妨捫心自問,你們究竟為台灣的下一代,為台灣的企業做了甚麼?

如果毫無綠色背景的張忠謀今天回到台灣,能夠孵化出又一個台積電嗎?(作者為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