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五月外交美夢落空

今年5月,蔡政府在外交上面對兩場重頭戲,一是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在日內瓦登場;二是美國正式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對蔡政府而言,前者是例行的挑戰;後者是驗證台美關係的大好機會,但最後落得兩者皆空。

WHA於22日登場,蔡政府照例動員邦交國向世界衛生組織(WHO)提案,要求大會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但一如往年,提案未列入議程,結束了本年的世衛之戰。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拜登23日在日本正式宣布啟動IPEF,連同美國共有13國加入。儘管蔡政府事前向美國積極表態,並且號稱「現在是台美關係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刻」、「台美關係堅若磐石」,台灣卻被美國排除在此項架構之外。

蔡總統就任後,台灣已連續6年被排拒於WHA之外,如今又被排除在美國主導的IPEF之外,更是一次外交挫敗。在野黨智庫批評台灣和美國已是不平等關係,美國對台予取予求,台灣卻沒得到實質利益,政府應檢討外交政策,不要「自甘美國小弟」。

或許蔡政府深知在目前兩岸充滿敵意情形下,台灣不可能重返WHA,因此把推動台灣參與案當作例行公事,對外文宣並沒有推出更具說服力的說詞。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在外國媒體投書,蔡總統22日為「海外僑界赴日內瓦聲援推動台灣參與WHA活動」致詞,都沿用過去的論調「Taiwan can help」,然而台灣日前曾創下新冠單日確診數世界第一的紀錄,美國CDC也把台灣疫情風險等級調升到第三級,此時再強調「Taiwan can help」,非常不合時宜。

其次,此次WHA再度以2對2辯論的方式處理邦交國的提案,此一作法對台灣極為不利。因為中共只要在大會中發動兩國反對,就能完全封殺台灣參與案。如果台灣無法改變此一模式,就難有翻身的機會。

美國總統拜登在5月13日簽署國會兩院通過的《要求國務卿擬定策略協助台灣獲得WHO觀察員地位》法案,國務卿布林肯也公開挺台參與WHA,但美國既不肯向WHA提案,也沒有改變「2對2」辯論模式,顯示美國挺台已流於形式。

至於加入IPEF一案,外交部25日聲稱,自美方宣布將研議成立IPEF以來,我政府已向美國政府充分表達參與意願,也爭取到美國超過250位跨黨派議員的大力支持。但結果IPEF首輪未納入台灣,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竟在立法院答詢時說,他看報才知道。

外交部並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國安顧問蘇利文近日曾重申對台美經貿夥伴關係的高度重視,美方將在未來數周內與台灣共尋進一步深化雙邊經貿關係的具體作為,此將與IPEF進程同時並進。但這種模糊的說法,只能算是蔡政府在失落之餘以此搪塞的自我安慰,值得同情。

蔡政府為了「聯美抗中」對美國百依百順,但台灣想加入區域或國際組織美國卻幫不上忙,連美國主導的IPEF都被拒,還要繼續被美國哄騙,情何以堪。(作者為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