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觀點》台經濟讓央行更能專心抗通膨 物價低說法是投手比捕手

因應中央銀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 5 升,台灣銀行、合庫與一銀也跟進央行調升存款利率。   圖:張良一/攝
因應中央銀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 5 升,台灣銀行、合庫與一銀也跟進央行調升存款利率。 圖:張良一/攝

[Newtalk新聞] 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為了降低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傷害下,美國政府從去年開始已大幅升息來設法減緩物價上漲對於美國經濟的負向影響,雖然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與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等銀行對於美國金融市場的衝擊正在發生,但是,美國聯準會仍於本周宣布升息1碼,台灣央行宣布升息半碼,而英國則是在面臨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由10.1%上升至2月10.4%的情況下,升息1碼,歐洲央行也於本月升息2碼。在各國經濟仍面臨通貨膨脹的威脅下,主要國家的央行在升息的態度上仍非常堅定。

美國物價仍高

若與去年相較,由去年12月到今年2月,近3個月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分別為6.45%、6.41%與6%,顯示美國物價的漲幅可能逐漸縮小,然而,在今年基期已高的情況下,美國近兩個月消費者物價的漲幅仍維持在6%以上,除了離聯準會原先通貨膨脹率2%的目標仍有極大落差外,也顯示美國消費面臨通貨膨脹的威脅是相當大的,在此情況下,聯準會要暫緩升息的可能性並不存在。對於金融服務的提供者而言,在美國聯準會採取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下,廠商的籌資成本將會上升,債券價格持續下跌且金融商品的報酬將會減少,這將使得金融機構或規模較小的廠商將可能出現流動性不足而破產,但是,若為了要維持流動性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則物價持續上漲對於一個國家或全球經濟的傷害將會是全面性的。當全球需求下滑,則對於擁有許多消費品牌的美國廠商而言,利潤的傷害不一定較少數金融機構破產的影響大,這應是美國聯準會仍採取升息的主要原因。

台灣物價較鄰國低的說法是拿投手比捕手

對台灣而言,台灣央行過去常稱我國物價相對歐美大國穩定,物價的漲幅較主要國家為低,因此,央行以此為由在去年僅升息2碼半,美國則是升息17碼。事實上,台灣央行總裁這樣的比較是毫無科學依據的,這是因為台灣與美國或其他主要國家消費者物價指數對於不同消費部門或商品的消費占比的衡量方式並不相同,若以此來說明台灣物價低,可能僅是凸顯央行內部人員訓練不足。以目前主計總處所公布的物價資料來看,2023年1月與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分別為3.05%與2.43%,去除蔬果與能源價格因素的核心CPI則為2.95%與2.55%,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的核心物價指數又再次高於一般物價指數,這顯示我國其他商品價格上漲的幅度較蔬果或能源等類別產品更為顯著,物價的上漲非集中在特定商品,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台灣經濟本質讓央行更可以專心對付通膨

以台灣近年的經濟表現,台灣央行可以較其他國家更不用擔心升息對經濟的負向影響,更重要的是,台灣今年2月份的失業率為3.53%,已創下同期最低。在金管會與中央銀行均認為台灣金融業的體質相當健康的情況下,我國央行應較美歐等主要國家的央行更可以專注的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來對抗通膨。

讓房貸戶利息支出高的原因是房價非利率

除了貨幣政策外,政府若擔心升息會增加房貸戶的負擔,則政府該做的不是補貼升息,而是應該讓許多擁有大量房地存貨的建商,將其存貨釋放出來;平心而論,若房屋的價格降低,則即使央行升息幅度變大,房貸戶的利息負擔也不會增加太多。由上述討論以知道,除了貨幣政策可以影響物價外,由於房貸占民眾消費支出的比重相當大,即使政府推出購屋基金政策也無法改變此一現象,因此,政府對於建商擁有的房地存貨合理性也應該清楚分析,金融業者對於土建融的授信也應該確實把關,才可以讓影響物價甚鉅的房屋市場價格機能得以運作,避免因為大型建商操控房地市場的價格而擔心央行升息會導致房貸戶的利息負擔增加,這樣的說法是本末倒置且會扭曲資源的配置,也非央行升息與否該考慮的因素。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本文獲央廣授權轉載※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學法律的Fed主席鮑爾對銀行破產一頭霧水?謝金河:金融業成重災區
美聯準會續升息1碼!鮑爾表明還會提高利率嚇趴美股 道瓊大跌53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