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出席台灣前總統「蔣經國紀念園區」開幕致詞引發哪些政治議題及辯論

台灣總統蔡英文最近出席一場紀念前總統蔣經國(1910-1988)「經國七海文化園區」開幕典禮,她在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及台北市長柯文哲等政要前致詞,強調蔣經國當年的「反共保台」路線是台灣現在亟需思考的議題。她並稱,蔣經國的歷史定位由台灣民眾民主決定等。蔡英文致詞後,迅速引發台灣輿論對蔣經國威權統治功過及台灣民主化過程的激烈辯論。

有關言論在民進黨及本土派內意見亦出現分歧。有本土派及黨內輿論支持蔡英文此舉,讚譽蔡英文團結台灣彌合歧見;但也有黨內人士及人權團體批評蔡英文發言傷害在蔣家統治下的政治受難者,並打擊了轉型正義工作。

台灣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君愷對BBC中文說,蔡英文此次就蔣經國歷史定位發言,此舉是試圖搶奪關於蔣經國的話語權,並意圖媚俗討好藍營民眾。他批評說:「就轉型正義的角度言,『蔣經國神話』既是國民黨政權所創造出來的眾多強人黨國威權統治神話之一,自然必須加以解構,台灣的民主,才有可能真正深化而蔡總統背離這個原則......」

政治學者、台灣科技部蕭育和博士則告訴BBC,從蔣經國在日記中對民主的反感態度來看,他不可能是「民主推手」,「只是,『蘇東波』(指1980年代後期開始的蘇聯、東歐共產體制的變革浪潮)的民主化浪潮給了他警惕,這是他晚年既放任特務針對『黨外』(戒嚴時期的非國民黨人)特定人士進行過激行動,又在體制上相對寬容反對勢力,看似矛盾態度的主因。而最後,他過早的離世也讓後人無從知曉他對台灣民主化的真正態度。 」

此外,就在野黨中國國民黨而言,前總統蔣經國過去一直是國民黨的重要政治資產,但蔡英文此番舉動引發國民黨及台灣統媒《聯合報》等不滿,抨擊蔡英文「消費」蔣經國。

BBC中文整理此次蔡英文致詞所引發的主要政治歷史爭論,有學者認為,這些爭辯折射出台灣社會對於過去威權歷史、統獨及民主化歷史分歧仍在,沿著政黨意識形態及鬥爭浮現。

蔣經國宣佈解嚴,是台灣歷史的轉折點。
蔣經國宣佈「解嚴」,是台灣歷史的轉折點。

蔡英文說了什麼?

1月22日,蔡英文出席由台灣政府與民間捐贈維繫的基金會「蔣經國基金會」舉辦的蔣經國圖書館落成典禮並致詞。同場出席者有前總統馬英九、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

她的致詞主軸是:當下兩岸關係的時空環境,與過去相比有很大轉變,台灣「面對當前北京對台灣一波又一波的軍事及政治施壓,蔣經國前總統堅定『保台』的立場,毫無疑問也是當前台灣人民最大的共識,更是我們共同的課題」。她又引用蔣經國的原話稱,中華民國到今天所以能生存,「有前途,有希望,主要是因為政府在世界上是堅決反共、不與任何共黨妥協的精神堡壘。」

蔡英文因此說,這座台灣首座的「總統圖書館」可以為社會在歷史中尋找共識,「否則,在台灣,蔣經國前總統永遠只是一部分人的蔣經國。有些人記得他所帶來的經濟發展與安全感,而另外有些人,則記得他所代表的威權體制。」

致詞過後,蔡英文上述言論迅速在台灣政壇引起激辯。甚至,中國大陸國台辦在數日後也高調回應。

現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回應蔡英文致詞稱,「蔣經國路線就是反台獨路線」,要求蔡英文及民進黨放棄台獨,走向兩岸和平統一支路。

在蔡英文致詞後幾天,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稱,蔣經國生前曾表示「是台灣人,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且反對「台獨」。她指責民進黨政治操弄,煽動所謂「抗中保台」,誤導台灣民眾。

「保台」或「保護威權政權」?

針對蔡英文致詞,對於蔣經國當年出自何種原因「反共保台」的問題是首要分歧。

台灣中研院政治所陳嘉銘博士在臉書批評蔡英文致詞欠缺對基本民主的認識。他說,在威權獨裁統治下的人民只是因為恐懼或者因言論思想被控制而臣服於獨裁者,因此後者和他的臣民們並非真正結合成一個政治共同體。蔣經國當年「和台灣社群是分裂的。所以蔣經國保的不是台,而是他自己的獨裁地位。台灣只是因為是他獨裁地位的一環,所以被連帶性地保住而已。」

歷史學者陳君愷則告訴BBC,從公諸於世的的蔣經國從日記中以及他生前從政的各種所作所為,蔣經國對民主制度並不喜好,多半是受到壓力而消極開放。

蔣介石、宋美齡和蔣經國。
蔣介石父子一直是許多台灣「外省人」緬懷的領袖。圖中為宋美齡,圖右為蔣經國。

不過,另一位台灣史學者陳芳明,則肯定蔡英文此舉。陳芳明稱,蔡英文為求台灣社會不同意見的族群政治之「和解」十分有「膽試」。陳芳明1980年代在美留學期間,因為從事黨外民主運動,曾是蔣經國執政時期的「黑名單」,無法返台多年。他稱許蔡英文的致詞,認為「台灣的民主歷史確實是由蔣經國宣佈解嚴之後,「才開啟後來李登輝的宣佈總統直選......蔡英文非常敬佩李總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蔣經國的肯定。」

台灣另一位文化評論者顏擇雅則說:「反對蔡英文致辭的人,理由都是轉型正義......但歷史真相的發現可能是一個漫長過程——過程中,一派學者心目中的加害者,可能是另一派學者心目中的『無奈必須做出選擇的行動者』」。

顏擇雅說,像蔣經國或者像韓國已逝的威權統治者朴正熙,都是在冷戰期間,面對共產黨的挑戰及滲透,心態是草木皆兵,因此其政府確實都有錯殺無辜的傷害發生。「所以他本身並不完全無辜,但要考量其責任大小,還是必須把其選擇背後的無奈成分考量進去。」

蔣經國(圖左)在1988年過逝後,繼任者李登輝(圖右下)持續鬆綁國民黨一黨專政體制。
蔣經國(圖左)在1988年過逝後,繼任者李登輝(圖右下)持續鬆綁國民黨一黨專政體制。

不過,政治學者蕭育和認為,蔣經國政治路線的核心是「反共」與否,可以同樣從最近公開的《蔣經國日記》分析。他認為,在日記中,蔣經國認定「黨外」、海外的「台獨」團體與中國共產黨是「三合一的敵人」,譬如他在日記中抨擊「共匪所支持之台獨」心計險惡。他表示,「可以說,蔣經國確實『反共』,但蔣經國的反共同樣包含了反對『黨外』與反對『台獨』,『黨外、台獨與中共』是無法拆開的三合一敵人。 「

「民主化推手」或「美國壓力下開放」?

由於蔣經國執政晚年陸續宣佈開放黨禁及報禁及「解嚴」,並選擇「本省籍」的學者李登輝為副總統接班人,並提拔多位沒有軍事背景的本省籍菁英擔任高層。許多輿論因此讚揚蔣經國,稱其對於台灣戰後本土化或民主化的起步,佔有一席之地。台媒《風傳媒》社評便肯定蔣經國,稱台灣社會現在是「一個蔣經國,各自表述」,便是蔣經國開放民主的成果。

但是對於批評者而言,蔣經國任內發生的許多政治重大案件,無論是其直接下令或涉及當時台灣特務機關的一貫手段,蔣經國作為威權獨裁者的形象,仍無法卸下。

譬如,有批評指蔣經國是「白色恐怖的主使者」,主因是因為國民黨遷台之後,蔣介石為防堵中共在軍隊及民間的滲透,指示由其子蔣經國主導改革情報及思想部門工作。

留學蘇聯多年的蔣經國因此仿效蘇聯,在台建立了政治作戰系統,在黨內則成立了「救國團」招募年輕人成為黨工,從事思想工作。此外,他又將台灣調查局和情報局等多個情報部門納入麾下,統一指揮。當時美國政界及媒體曾稱蔣經國是台灣的「情報頭子」。

此外,1979年,台灣發生「美麗島事件」,呼籲台灣在政治上解除黨禁等民主化運動的人士遭逮捕下獄並被判處死刑等重刑。根據台灣大學歷史教授周婉窈分析,在美國壓力下,過去都是秘密審判的政治案件改為公開審判。之後台灣又陸續發生多起政治命案,包含黨外人士林義雄滅門血案(1980)、陳文成命案(1981)等,撼動海外,在國際輿論及美方施壓,還有正在崛起的黨外勢力挑戰下,國民黨受到很大壓力。

蕭育和告訴BBC,當年東歐共產政權與菲律賓獨裁政權的垮台,讓蔣經國非常警惕,明白民主化的壓力如果不適當疏導,將會衝擊政權。他認為,從近年公開的《蔣經國日記》可以發現他本人對」民主「沒有好感: 「蔣擔任行政院長任內在日記中批評代議士的問政『往往捉小放大』」,並且質疑「這就是所謂『民主政治』的方式,把精力時間放在這裏,對國家人民究竟有多少益處,乃很大疑」。

戒嚴時期的台灣與蔣介石宣傳照。
戒嚴令讓台灣38年來處於軍事緊急狀態中。在台灣過去尊稱為「蔣公」的蔣介石領導下,「反攻大陸」的概念深入人心。

尤其,1984年,美國加州發生知名的「江南案」,台灣特務人士赴美刺殺《蔣經國傳》作者筆名「江南」的劉宜良。雖至今沒有直接證據顯示是蔣經國派命、但是重創美國與國民黨的關係。

據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陳方隅教授稱,1985年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支持台灣民主決議案,以「專節形式列入1986年度的外交關係授權法案,要求國民黨實施台灣民主化。在這樣的國內外壓力下,蔣經國宣佈下任總統將依憲法產生,蔣家人不能也不會競選總統。」

1987年,美國眾議院通過《台灣民主決議案》,呼籲中華民國政府終止戒嚴令並取消黨禁、包含保障言論和集會自由,加速實現民主政治。許多分析因此認為,所謂蔣經國開啟台灣政治民主化並不符合事實,國民黨政府是在國際民主化浪潮引發的政治反對運動及美國壓力下一步一步開放政治。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博士目前是能直接接觸該館館藏蔣經國日記的學者。他便向德媒《德國之聲》分析說,蔣經國生前最後九年並未留下日記,因此他最後對於美台乃至兩岸關係的看法,無法據此有太多推論。

但他強調,蔣經國主政之後,對於兩岸關係「是依照著對台灣社會自身發展與處境有利的方向來推進的,在台灣百姓福祉、民生建設發展獲得充分保障的前提下來進行」。

林孝庭認為,過去蔣經國身處的時空環境、面對的挑戰等未必能套用在今日的兩岸關係:「以去脈絡化」來評價蔣經國,各自的表述雖不能說是錯誤,但都是片面且不完整......彷彿僅只擷取對各自政治立場有利的某一部分來發揮,也因此才會出現矛盾、差異的情況。」

此外,已逝的史學家余英時及香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馮客(Frank Dikötter)都曾對蔣經國晚年不迷戀權力並開始開放台灣政治,有所肯定。

中華民國國旗
中華民國國旗

國民黨的角色

在蔡英文致詞之前一星期,台灣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退輔會)便與民間軍人退伍等單位,在台北市合作舉辦了一場「懷唸經國先生音樂會」,強調蔣經國的「反共、革新、保台」。蔡英文出席致詞之後,引發台灣政壇騷動更多,除了黨內意見分裂之外,亦帶給國民黨壓力。

親國民黨評論除了刊文批評蔡英文消費蔣經國之外,亦對國民黨發出警訊。譬如,台灣政治評論者李艷秋在臉書上說:「國民黨必須好好問問自己,連經國先生都變成民進黨的資產了,國民黨還有什麼?」

此外,過去擔任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副董事長的前國民黨高層鄭佩芬亦向台媒解釋,國民黨近年來將蔣經國的政治遺產及論述忽略,因此對於蔡英文此刻打「蔣經國牌」,吸引中間選民支持的政治高招,國民黨顯得措手不及,沒有有效回應接招。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回應及批評蔡英文的談話時稱,「蔣經國路線就是國民黨路線,歡迎蔡英文跟隨蔣經國路線」「反台獨」。朱立倫在在英文致詞後數日,公開批評蔡英文談話稱,蔣經國路線包括捍衛中華民國、保衛台灣、建設台灣、民主自由等等。他又說,蔣經國晚年開啟台灣民主自由的社會,不過民進黨這幾年都在鬥爭在野黨,走向「民主獨裁」,這完全不是蔣經國的希望。

陳君愷則告訴BBC,蔣經國的」功績「會被不少台灣民眾肯定,則是由於片斷的歷史或生命經驗、所構成的」偏頗觀察尺度「。他說,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既已全面掌控媒體與教育,蔣經國」所刻意塑造的『親民』、『愛民』形象,對隨著國民黨政權來台的中國人而言,這是少見的政治人物,有著特殊的風格,且因其帶領大家走過『風雨飄搖的歲月』,故而產生感恩戴德之心,理所固然「。

無論如何,對於蔣經國領導期間的種種爭議,事實上折射出台灣社會對於統獨、台灣民主化歷史的極大差異,這些辯論在蔣經國逝世後綿恆數十年仍未統合。目前,由台灣民間團體及政治學者組成的「台灣民間真相與和促進會」發動連署「譴責民進黨政府發揚威權論述」,並呼籲蔡政府提出轉型正義落實時程表,已有台灣本土政黨「時代力量」以及「婦女新知」「50年代政治白色恐怖平反促進會」等40多個民間及學生社團加入連署。

蔣家在台灣

.
1970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台北國慶節閲兵。

大抵來說,台灣二戰後的威權統治始於1949年底,由蔣介石政府帶領的百萬國民黨軍隊家眷,在中國大陸與中國共產黨的對壘敗退後正式遷移到台灣。1947年,台灣剛發生由國民黨軍隊在台灣流血鎮壓逮捕台灣民眾的「二二八事件」,台灣社會對於遷移到台灣的政府,並不安心。

蔣介石遷台後,頒布台灣「解嚴令」(Martial Law),並明示台澎金馬處於「國家危機下緊急狀態」,並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民間組織政黨,集會及媒體等等,違者刑罰最高可處死刑,開啟台灣「白色恐怖」時代,大量監控並逮捕在台灣的左派及民主運動人士及家庭,並處以死刑。

1975年蔣介石病逝,蔣經國接任總統,任期至1988年1月病逝台北為止。在蔣經國任內發生多起重大政治案件,包含「美麗島事件」,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家族滅門血案及「陳文成命案」等至今尚未破案。

不過,蔣經國生前宣佈解除黨禁及報禁及1887年7月台灣宣佈「解嚴」,蔣經國並選擇本省籍的李登輝擔任副手,在其病逝後由李登輝接任總統,同時表示蔣家人在其身後不再接觸政治。同時,在其任內台灣依傍國際情勢經濟大幅起飛,重大基礎建設及工廠成立,讓許多國民黨及台灣民眾至今仍對其充滿懷念及肯定。不過,也有人認為,38年戒嚴是全球任何一個政權所實施的最長時間,對台灣民主及社會造成的傷害甚深。

長期研究台灣政治發展的蕭育和對BBC表示,蔡英文出席蔣經國紀念園區的動機,無疑是希望台灣社會可以在政黨分歧之外能有基礎性的政治共識。他說:「基本上,這是『李登輝路線』的延續。」

蕭育和解釋稱,「李登輝路線」是指在不完全否定過去威權政體的前提下,為台灣社會找出一個更大的政治共識。他說:「具體的做法是把『蔣經國本人』與『威權政體』切割開來,威權政體所遺留下來的國家體制當然需要處理,李登輝為此修憲,蔡英文也啟動『轉型正義』,但是,『蔣經國本人』某種程度上是好的。李登輝多次表明他是蔣經國『勤政』的真正繼承人,他是『蔣經國學校』的畢業生;蔡英文則強調蔣經國政治路線的核心是『反共』,『反共』才能『保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