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擴大決策試驗集體領導 陳菊、邱義仁入列


撰文=李彥謀

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創黨30年黨慶時,寫公開信給黨員,表示要重新整理決策機制,並且在10月1日宣布,未來每周一中午親自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召集行政、立法、黨中央和地方縣巿代表開會,藉此讓決策的效率與進度更快、更周延。

看懂小英給黨員公開信

這個「決策會議」,與既有的5大黨政溝通平台不同,因為加入了「決策」的元素。會議成員包括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長林全、副院長林錫耀、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幹事長吳秉叡、執政縣市長代表陳菊、黨秘書長洪耀福,黨智庫執行長邱義仁,外界稱之為「新九人小組」。

扁政府時期也有九人小組,是2000年11月中旬、陳水扁上任近半年成立,全名叫做「府院黨擴大決策會議」,簡稱「九人決策小組」,其中又設有「五人溝通小組」,負責與在野黨溝通,只是黨內外都認為是扁「一人決策」。

蔡英文給黨員的信中提到,「在困境之中的台灣,人民期待的是強而有力的領導。這是我的責任,就算憲政體制羈絆,我依然很清楚地知道,人民在意的,是我如何在這個體制之中,領導國家往前走」,「政治之道無他,承擔就對了。30年前是這樣,30年後還是這樣」。

派系想利用執政壯大自己

了解民進黨創黨經過的人應該會知道,圓山創黨是一場歷史的偶然,真正策劃創黨的人物並不在檯面上,如黃爾璇、傅正,當時的黨公職、律師世代、美麗島受難家屬等,害怕國民黨抓人,相互觀望,不敢動作;創黨當天陰錯陽差,從「黨外中央後援會」變成創黨大會,由於黨外齊聚一堂、彼此取暖,但是宣布創黨之後,就像群龍無首,大家一哄而散,這就是民進黨。

多數民進黨人在戒嚴統治下,養成只享權利而不敢負責的態度;扁政府時代,黨內派系對於進入執政核心,不時向層峰爭權,但是扁的九人小組沒什麼功能,開會時七嘴八舌,天馬行空,每個人意見都很多,卻把決策責任推給陳水扁,成敗都他一個人扛。

民進黨最擅長的是選舉,因為選舉有「民主假期」,什麼言論都可以講、什麼政見都可以提,最後做不到時就控訴國民黨的封閉保守。成為執政黨後,這種習性一時難改,每個派系都想明哲保身,不想蹚執政的渾水,卻又期待透過權力分享達成派系共治。

決策會議試驗集體領導

二度執政的民進黨,在野時運作得頗為順暢的黨內決策機制,突然失靈,以往在中常會就能拍板的事情,換成府院黨協調平台都不管用,問題出在哪裡?過去政府機制失調,包括李登輝、陳水扁與馬英九,都會想辦法解決,或適時釋出權力,方法各有不同,蔡英文沒有比他們高明,權力慾也較低,當她願意共享權力的時候,黨內派系敢不敢「承擔」?

蔡英文的九人小組,比起阿扁的九人小組,少了府、院的秘書長,改由陳菊及邱義仁接替,蔡英文把他們正式拉上決策檯面,用意很明顯,就是一起承擔,並試驗「集體領導」是不是可行。

「一例一休」的修法,蔡英文在立委林淑芬搞失蹤2個月後才震怒,只是在黨團已經講好的事,出包的都是新潮流,卻不必負責任,總質詢時又與林全辯論,既然身為執政黨立委,不能只享受執政成果、而不承擔執政包袱。

很可惜,民進黨的文化向來如此,陳水扁吞得下去,因為他還要派系配合輔選,蔡英文看來吞不太下去,畢竟溝通平台不能任憑派系放完砲後揚長而去,對政務與人事有意見的人,以後請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是膿包,遲早會被擠出來。

延伸閱讀

■  誰是蔡英文的「金溥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