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首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是「親近中國」還是創「新台獨紅線」?一探她的國慶曖昧政治學

台海近期風險升溫、中國共軍擾台力道與頻率高張,又逢中共20大政權交替的關鍵時期,總統蔡英文今年國慶日演說,較以往顯得有彈性及務實,不僅明確向中國喊話「兵戎相見不是兩岸的選項」,更首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期待在兩岸邊境解封後,逐步恢復交流,願與北京尋台海和平的方法。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丁樹範直言不諱,「風險控管才是主旋律」。英國諾丁漢大學亞洲研究所中國計畫主任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受媒體訪問時評論,台灣越來越懂的在(台獨)紅線後頭創造空間。

國慶演說釋善意 兩岸風險管控才是主旋律

回溯蔡英文於2021年國慶演說時提「四個堅持」,即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以及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當時,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公開痛批「公然提出新兩國論」。

今年台海情勢更為緊張,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8月率團訪台,惹來中國不快,不僅加強共機擾台頻率、更派遣軍艦進入台灣周邊海空域,甚至發射飛彈橫過台灣上空示警。與此同時,又逢中共20大即將於週日(10/16)登場,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十拿九穩能尋求連任的前提下,對台將有新方針。

觀察蔡英文演說內容雖重申去年的「四大堅持」立場,卻僅是一語帶過,降低對北京當局的刺激,通篇另以「四大韌性」新概念貫穿,聚焦疫情後帶來的政治與經濟社會的挑戰,於此關鍵時刻,其國慶演說在兩岸立場上顯硬中帶軟、更務實而有彈性。

此外,蔡英文雖二度申明對台灣主權與自由民主價值的一貫立場,破除中國兩岸的論述框架,但她也強調「兵戎相見絕不是選項」,尋求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尋找雙方可接受維持台海和平的穩定方法。

蔡英文今年也不再逐一羅列台美、台日交流合作角色,避免挑動中國敏感神經,不過在節目編排上,日包括本京都橘高等學校吹奏樂部以「台日友情60週年Always活力滿滿!微笑滿滿!夢想滿滿!」為主題進行演出,則是彰顯出台日實質的交流。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當日即評論,「這是蔡英文近年提及兩岸口氣最軟的一次」。

丁樹範觀察,北京期待民進黨政府承認九二共識,在此前提下兩岸才有交流可能,然而民進黨人很難做到,國慶演說最大目標就只能是降低緊張、控管衝突,「風險控管才是主旋律」。

#TaiwanNationalDay 紅遍社群 兩岸政策上的曖昧平衡

彭博新聞駐台記者何貴森(Chris Horton)則是分析,台灣政府在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有其戰略意義,不僅可以迴避獨立問題,又能為台灣獨特的政治文化身份提供掩護。

爬梳近幾年國慶活動,民進黨政府在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時,仍以各種迴避法理獨立的手法掩護兩岸戰略衝突。從國慶主視覺由2015年的「ROC」,今年則出現TAIWAN NATIONAL DAY字樣,畫風配色也跳脫代表中華民國國旗的紅、白、藍組合,明顯「去國旗化」。

今年雙十國慶前夕,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警告印度媒體「不要稱台灣為一個國家」,反讓台灣國慶日(#TaiwanNationalDay)標籤在印度網友社群上大熱。蔡英文與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在推特上大力以「#TaiwanNationalDay」感謝印度網友並回應標籤。

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分析,「總統的國慶演說再次為近年的兩岸政策,踩下一個曖昧的平衡點」。

王智盛認為,「總統國慶講話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各提3次,再次明確確認中華民國台灣,不僅迴避中國對法理台獨的紅線,同時也強調獨立現狀」,近年蔡英文講出中華民國台灣的概念時,已經完全接收過去「中華民國」的話語權與詮釋權,社會已逐漸有共識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叫做中華民國。

這幾年,蔡英文的兩岸論述,北京雖然不滿意,但也找不出進一步挑戰的理由,美國也認同與支持。「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有一個曖昧的平衡點,尋求了美中台的最大公約數。」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不到40歲年薪千萬還擁2棟學區房,要付出什麼代價?Google工程師從憂鬱症和婚姻破碎中學到的事
台股從萬八→萬三,現在是歷史級買點?給存股新手的8大建議:此刻進場存股,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