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先洗or先切?把握3步驟讓農藥OUT!

▲ 蔬果都底要先洗還先切?食藥署表示,「先洗後切」才不會讓刀具上的農藥汙染到蔬菜。(資料照)

台北市 / 洪立文 綜合報導

炒菜前要先洗菜和切菜,但每個人的料理程序不太相同,究竟是先洗再切,還是先切再洗,才能減少農藥殘留的風險?食藥署解答,「先洗後切」可以避免農藥汙染刀具,這樣就不會讓刀具上的農藥汙染到蔬菜。

洗菜原則「先洗後切」 照步驟洗可降低農藥殘留

許多人都怕吃到有農藥殘留的蔬果,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將這些「殘留超標」的農藥吃下肚?食藥署提供清洗蔬果的原則「先浸泡、後沖洗、再切除」,經過「食前處理」的步驟,就能有效降低農藥殘留的風險。

清水沖洗是簡單減少農藥殘留的方法,由於接觸型農藥為常見的農藥殘留藥劑種類,除去這些附著在植株的殘留農藥,就能降低攝食農藥的風險。清洗時可先以清水浸泡數分鐘,待農藥溶解在水中後,再用流動的清水沖洗,讓水流沖走蔬果的殘留農藥。

不過食藥署提醒,浸泡時間不需太長,重點是以流動的水沖洗,才能讓水流帶走蔬果的殘留農藥。蔬果經過仔細沖洗,才能切小塊,或是除去不食用的部分。切除的步驟必須最後處理,可以避免農藥汙染刀具,不致使刀具上的農藥汙染至其他乾淨的部位,減少蔬菜表面被農藥污染的風險。

清洗蔬果有「眉角」 用清潔劑後要再用清水沖

此外,食藥署說明,農藥在水中的分解程度,依農藥劑型而有所差異,又可分成「水溶性」與「脂溶性」。顧名思義,相對水溶性,脂溶性農藥被水分解的效果比較差。若消費者擔心「脂溶性農藥」殘留的問題,可使用蔬果清潔劑清洗。

這類清潔劑中的「介面活性劑」,能夠有效溶解脂溶性農藥。清洗方法與水洗相同「先浸泡,再沖洗」,然而操作方式不當,介面活性劑往往比農藥更容易殘留在蔬果中,對健康的風險也更高。因此使用蔬果清潔劑之後,建議再以清水沖洗殘留的清潔劑。

蔬菜和水果在種植過程中,農民處理的方式有些不同,也會造成農藥殘留的差異。農民在果品成熟時,通常會先「套袋」用袋子包裹果實,保護水果被昆蟲啃食,被農藥噴灑到的機率也比較小。無論蔬菜或水果,水洗都能減少農藥殘留的機會,不同蔬果也不同清洗的「眉角」(台文:鋩角)。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蔬菜先切再洗?先洗再切? 食藥署教您減少農藥殘留
營養午餐總預算增至20億 農委會:全面採用國產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