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未必是侯柯配
在形勢逼人和條件愈趨成熟的推演下,激盪醞釀多時的「藍白合」已從當初的應該合、必須合的議論,逐漸進展到現在怎麼合的階段。國民黨方面是喊得最大聲、顯得最急切,卻在談判條件上並未鬆口的一方,而民眾黨的柯文哲則是相對姿態更高、話從不說死或說白,儼然待價而沽的一方。
2024包括總統與國會兩項大選,是最重要的中央政權攻防戰,而藍白合議題的精髓更在總統大選的正副人選如何搭配。過去兩黨高來高去,現在好不容易柯文哲相對明確地說出了怎麼合的兩大方式:一是以民調決定誰為正,二是民調輸了不是為副搭配,而是退選。
依照最近各種民調結果顯示,侯友宜與柯文哲的民調聲勢大致上就是在互有輸贏的誤差範圍內,而且侯自從訪美之行頗獲好評後,加上近來連番推出切中時弊的政見,以及批判執政當局愈顯犀利自信等表現,藍營方面有相當理由認為侯的後勢會更加提升,超越柯的支持度並坐穩民調老二的態勢將會更趨穩定。
而國民黨雄厚的縣市長、立委與縣市議員陣容,是一個全民皆知、明顯優勢的政治現實,無論是競選時搭配組合所面臨各自黨內的助力或阻力,乃至若勝選後合組聯合政府,民眾黨實在沒有當正的政治理由。若要比民調決定誰為正,理應讓魅力較強但缺乏組織、人才等資源的柯「讓分」若干給侯才算公平。
但如果侯不必靠讓分就能與柯在伯仲之間,甚至可超越柯3%至5%,侯成為藍白合的正主就更有正當性了,因此除非柯蓄意昧於現實非要作梗,否則當可研判柯現在對國民黨擺高姿態、抱怨藍會兼併白,既是營造民意的認同,也是對民眾黨支持者的安撫,更是將時間拉長為自己與民眾黨爭取更多的合作籌碼。
而且說白了,如果藍白最後撕破臉、合不成,國民黨最壞不過是繼續維持第二大黨的政治版圖,2028徐圖再起;但柯與民眾黨就只能維持6到8席不分區立委的小黨結果,而且必遭繼續執政的民進黨更加打壓,遠不如與國民黨合作拿下政權,從此能有更大的發揮效能。
形勢與現實使然,柯P與民眾黨應不會選擇可能玉石俱焚的結果,而柯若與侯搭配成為並無實權的副總統,其實還不如保持其他彈性身分會有更大的發揮;大法官已釋憲,副總統不能兼任行政院長,如果藍白合後柯宣布「退選」並推薦另一人擔任侯的副手,則柯便取得了藍白合勝選後擔任行政院長或立法院長的可能性,這是乍聽柯說「民調輸了不是合、要退選」必感驚訝,可細思後卻有另一番天空的布局。
但國民黨未必肯釋出行政院長這麼重要的實權位子,而且從選戰的訴求來看,當然希望緊緊拉住柯文哲,打出「侯柯配」才有強大的號召力。無論如何,藍白合不能再拖太久,卻未必等於侯柯配,必須在總統大選的人選和相關布局上盡快定案,然後研擬推出在野陣營真正感動人心、公義正道的聯合政見,集中火力激濁揚清,這才是讓民進黨下架,還給國家社會新生機、新發展的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