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管令接二連三 防疫疲勞成破口

馬來西亞COVID-19疫情自爆發以來,情況反復不定。馬來西亞政府為此實施了各種不同的行動管制令,但無形中導致民眾開始出現抗疫疲勞的現象。面對反復無常的疫情,民眾做好自身防疫措施的同時,也要時時調整心態,消除因為抗疫疲勞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馬來西亞COVID-19疫情自爆發以來,情況反復不定,確診人數一開始是以三位數增長,但在全民的努力下,疫情的曲線一度成功被拉平。然而,疫情卻在九月份開始逐漸失控,過去的一個星期裡,單日新增確診人數更是頻頻突破四位數。

想要阻斷疫情,又要穩住經濟,馬來西亞政府為此實施了各種不同的行動管制令。

不斷變了又變,改了又改的標準作業程序,無形中已經導致民眾開始出現抗疫疲勞的現象。

腦神經及內科專科醫生 姚玉美:「抗疫疲勞很多時候是發生在,當持續地要群眾服從(防疫措施),他們開始有一些症狀,比如不能專心,吃方面 睡眠都開始起一些狀況,或者是興起一些瞋心 或者是壓力,人是一個能量體,如果政府的政策導致人們,心不甘情不願地去服從,這個能量就會流失而導致疲勞。」

長期面對生活問題和獨居長者是抗疫疲勞的高發群體。倘若長期處於抗疫疲勞的狀態,可能會導致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

腦神經及內科專科醫生 姚玉美:「如果還是不能接受 心存不滿,這個不滿的情緒,就會傷害我們自己,慢慢地他會越來越不開心,情緒低落的時候,會給自己一個困境,就會覺得很無助 沒有希望,然後慢慢地就真的變成憂鬱症。」

面對反覆無常的疫情,民眾做好自身防疫措施的同時,也要時時調整心態,消除因為抗疫疲勞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腦神經及內科專科醫生 姚玉美:「在這段疫情,如果你還有工作 你就要感恩,即使你沒有工作 你要懂得變通,有那個智慧和那個勇氣去改革,最重要的是 簡單化自己的生活,列出哪一個是重要的,哪一個是不重要的,然後我們要懂得捨 然後懂得改變,我們叫適者生存。」

在這個資訊爆發的時代,真假訊息滿天飛,無形中也導致人心惶惶。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可信賴的機構,例如衛生部和世界衛生組織,學習正確的防疫方法。另外,每天只接收適量的有關疫情的真實新聞,避免自己被泛濫的資訊淹沒。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CMCO"管"不住大馬疫情?
習經修法葷轉素 手心向下貧中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