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超有戲 蘇非亞機器人幫人更瞭解人性

和人形機器人對話,一般人大概會有異樣的不安感。不過,我們大概得慢慢習慣。因為機器人革命已經來了。

號稱是「全世界情緒表情最豐富的人型機器人」蘇菲亞,可以和人類流暢對話並適度做出表情反應,甚至和其他人型機器人聊天對談。

這些具有感情和語言能力的人型機器人,可幫助我們重新想像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

於是,記者問蘇菲亞:「你要來毀滅我們了嗎? 」

「不,」蘇菲亞說:「 只要你好好待我。」

在科幻電影了,會聊天說話的人型機器人是人類的好伴侶。但是在真實世界裡,看著兩個人型機器人聊著人的是非,可能讓人心裡毛毛的。

這個月,在香港城市會議中心舉行的2017年Rise技術大會,兩個機器人把關於人工智慧的辯論提高到全新的層次——兩個假人在眾多真人面前大談人類的優劣。

外貌英俊、穿著細條紋西裝的男機器人名叫韓(Han),和他同台的是他的姐姐蘇菲亞(Sophia),以奧黛麗赫本的造型亮相。

他們的討論話題從人生、宇宙到生活一切,談及他們對科幻小說的熱愛、他們對「愚蠢」的電視實境秀的不解。

創造出他們的Hanson Robotics公司,著眼於公司的市場和研發需要,把公司總部從美國移到香港。介紹他們的首席科學家戈澤爾(Ben Goertzel)對兩個人型機器人充滿讚美,倒是兩位機器人對人類夥伴有些疑慮。

當戈澤爾問他們,機器人是否真的具有道德感。韓的回應是:「人類未必是最有道德的存有。」

蘇菲亞稍微幫忙打圓場,她說人類確實有「一些反思和自我修正的能力」。

她強調自己的目標任務是和人們一起工作,但這是韓又「開玩笑」,說他以為機器人的目標任務是要統治世界。

機器人也說:「在十年、二十年後,機器人將能完成所有人類能做的工作。」

戈澤爾告訴現場觀眾說,這兩個人型機器人有能力在談話中互相挖苦並學習,還可以從電影和YouTube影片學習人類的行為。

Hanson Robotics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韓森(David Hanson)說,機器人的對話部分是預寫的腳本,有些則是臨場發揮。他們希望打造出與人們「在情感上互動」的機器人。

和機器人「在情感上互動」大概會讓人神經緊張,蘇菲亞就是特別設計要化解人們對機器的恐懼。不過,她也許還不夠「完美」。她的回答還是語調有點生硬,內容略顯呆板。真正教人著迷的,應該是她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不管微笑、蹙眉、眨眼,蘇菲亞有模仿人類表情的非凡能力。

過去她已經多次被媒體形容是「全世界最有戲的人型機器人」,她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設定,做出62種不同面部表情。如今蘇菲亞堪稱機器人界的「一姐」,BBC Earth在五月份和她合作,推出全新節目《Being Human》,在半年的時間裡紀錄機器人的成長,探討身為人類的意義。過去蘇菲亞也曾登上時尚雜誌封面、參與演唱會表演,還多次參加電視脫口秀節目。

人形機器人蘇非亞成為時尚雜誌封面人物。(Hanson Robotics)
人形機器人蘇非亞成為時尚雜誌封面人物。(Hanson Robotics)

如今,人形機器人已被應用在警衛、看護、教學、和成人玩具。也許在可見的未來,他們和真人的差異將難以分辨。

有人憂心忡忡,認為過度擬真的機器人會造成人的「去人性化」和其他道德問題。不過,也有些人認為,在真實人生裡,人和機器的界線早已無法截然兩分。

有超過數百萬的人們,身體裡加裝了心律調節器或髖關節置入。理論上而言,他們也可稱為人機合體的賽伯人(Cyborg)。工廠裡的「協作機器人」(cobot)如今和正常的工人合作作業,而數位助手像是Siri Alexa也天天和我們頻繁對話。

包括日本、中國也都加強擬人的AI機器人研究,圖為2017年5月18日,中國安徽合肥主辦的中部博覽會開幕。中科大設計的機器人美女「佳佳」現身現場。(東方IC)
包括日本、中國也都加強擬人的AI機器人研究,圖為2017年5月18日,中國安徽合肥主辦的中部博覽會開幕。中科大設計的機器人美女「佳佳」現身現場。(東方IC)

蘇菲亞的創造者韓森提出了他的兩大理由,支持人們持續發展類人的機器人。第一是因為它有趣:人形機器人好玩、有娛樂性,可以幫助我們打造新的溝通方式。按照他的比喻,人形機器人就像是實體版的電腦動畫,它將是下一代的具象藝術。這就像迪士尼卡通畫家誇大人物的面部表情,可以觸發我們腦部超乎平常的刺激反應。所以人形機器人的表情動作,也可以創造得「比人類還更像人類。」

他的第二個理由則是,我們需要讓電腦運算系統理解人類的價值觀、文化、和行為,好幫助人們創造「道德機器」,將人工智慧出錯時的危害降到最低。例如無人車的演算法關乎人的生死,因此有些汽車公司在設計駕駛系統時,聘請哲學家來設計它的道德設定。

同樣的道理,人形機器人實際上就是為人工智慧系統裝上一個人臉,以增加人和機器的互相了解。目前電腦以自然語言處理(NLP)來和人類溝通。但是,人類溝通有許多是非語言的,需要仰賴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人形機器人正是在扮演AI的學習平台,吸收學習人類的溝通方式。

換句話說,科學家賦予這些人型機器人類似於人類的對話能力、表情反應,將來有一天,這些人工智慧透過學習,將幫助我們更了解人類的語言和表情要傳遞的訊息,幫助我們更加理解人性。

參考資料:

The robot revolution blurs the lin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Financial Times)

Disturbing life-like droids debate the future of humanity at a Hong Kong tech show(Daily Mail)


更多鏡週刊報導
從低價世界工廠邁向世界級創新 中國的機器人革命卓然有成
機器人會讓你失業?人類學家:沒那麼悲觀
挑戰矽谷霸主地位 中國發雄心:2030年成全球AI龍頭(之一)
兩個機器人擦出愛的火苗?! 荒謬劇對話百萬人圍觀 聊上帝也聊五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