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年終壓軸 古今並陳生輝

記者黃朝琴/專題報導

歲末表演藝術,有悲有喜,打動人心。12月藝文經典文武戲《碧海情天》,述說仙凡戀,青春版魅力出擊;《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結合科技與藝術,送給親子初冬暖心作品;《行過洛津》南管劇場以伶人之眼,見證鹿港繁華興衰;國寶級音樂家郭芝苑百歲冥誕,北高音樂會紀念大師風華;《一個人的一一》舞台劇,探問自己與科技的關係。

小螞蟻與機器人 咖啡館舞新作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共製作品《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4、5日登臺中歌劇院,科技藝術跨界編舞家黃翊從卡通哆啦A夢獲得靈感,與機器人夥伴庫卡共同為觀眾獻上新作。以小型咖啡館空間為場景,將煮咖啡、擦拭碗盤、製作料理,看似日常細節拆解為規律重複的舞蹈動機,搭配音樂竟能產生肢體流動的美感;庫卡機器人透過多角度即時影像,捕捉舞者細緻的肢體動作,舞者也以身體發出節拍聲響,玩出緊密節奏,激發孩子對科技與藝術的興趣、感受與想像力。

郭芝苑百歲冥誕音樂會 緬懷大師風華

國立傳藝中心主辦《大師風華—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百歲冥誕紀念音樂會》,4、5日接連於臺北臺灣戲曲中心、高雄衛武營登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指揮家鄭立彬、鋼琴家葉綠娜共同演出,呈現作曲家各時期不同面向風格,精選代表性管絃樂曲、協奏曲,領受臺灣風土文化的記憶和感懷。

另邀鋼琴家廖皎含聯手聲樂家廖宇盟演唱《紅薔薇》、《一個姓布》等藝術歌曲,不同世代、領域演奏家各自演繹,新的詮釋開啟時代對話,引領愛樂者聽見樂曲豐富情感。

碧海情天 戲說雋永古路愛情

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年度鉅獻《碧海情天》,4、5日大稻埕戲苑獻演,新詮經典雋永古路愛情戲,描述落魄書生張珍與凌波仙子鯉魚精刻骨銘心的仙凡之戀,劇中人物性格分明,情節跌宕有致,且文武戲並重、戲曲行當齊全,是寓教於樂的經典之作。

導演許亞芬率新秀出擊推出青春版,謝欣倚、許家綺、張銀芳、郭玟伶等主演,功底優秀唱作俱佳,經多年培訓後,保存戲曲四功五法的精髓骨幹,新秀魅力出擊,為當代歌仔戲注入青春活力。

行過洛津 見證鹿港繁華興衰

江之翠劇場《行過洛津》,11、12與17、18日分別於臺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獻演,結合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改編施叔青「臺灣三部曲」同名首部曲,舖展清領時期嘉慶至咸豐年間鹿港的風華絕代與興衰,喚醒臺灣早期社會歷史記憶,也精巧勾勒時代小人物內心樣貌,驚艷法國亞維儂藝術節。

故事中跟隨泉州七子戲班來臺的主角許情,以扮演南管戲《陳三五娘》中的婢女益春一角風靡鹿港,舞台一方以華語演出《行過洛津》故事主線,一方是泉州話南管戲《陳三五娘》,在鏡像對稱的空間安排,兩端以燈籠串之,重現絳紅燈籠下的杳杳絃音;南管以往在大戶人家中搬演,演員動作細膩,眼神的流轉與手部的巧勁,無一不是藝術,邀大家感受南管獨具韻味的溫婉唱念。

一個人的一一 發現自己與科技關係

國家兩廳院《一個人的一一》舞台劇,17至19日國家戲劇院登場,以「一個人」為命題,以「隔離」為關鍵詞。

林奕華改編楊德昌電影《一一》,電影由「洋洋」讀給婆婆的一封信收尾,舞台劇則從「洋洋」長大後展開,在疫情時代的14天隔離裡,「洋洋」重新自我發現一個人的未來,演員減少至2人,劇中有「洋洋」,也有AI;有本我,也有他我,講的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AI彷彿更了解自己,而推深解讀,現今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或許就是自己與科技的關係,我們是要跟它相處,還是倒過來受其控制?

《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將煮咖啡拆解為規律重複的舞蹈,產生肢體流動美感。(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結合科技與藝術,送給親子暖心作品。(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生前致力創作,琴藝精湛。(衛武營提供)

郭芝苑百歲冥誕紀念音樂會,聲樂家廖宇盟、鋼琴家廖皎含演出藝術歌曲。(國立傳藝中心提供)

《碧海情天》新詮古路愛情戲,描述落魄書生與鯉魚精仙凡戀。(大稻埕戲苑提供)

《行過洛津》結合傳統南管戲曲與現代劇場。(臺中歌劇院提供)

《行過洛津》南管劇場以伶人之眼,見證鹿港繁華興衰。(臺中歌劇院提供)

《一個人的一一》描述疫情時代的14天隔離裡,主角重新自我發現一個人的未來。(國家兩廳院提供)

《一個人的一一》有本我,也有他我,講的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國家兩廳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