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熊遭疥瘡威脅 澳洲創保育組織抗皮膚疾病
民視新聞/連忻 綜合報導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袋熊,近年來感染皮膚疾病的情形嚴重,保育人士特別在4年前創立袋熊保育組織,積極治療疥瘡問題,因為感染疥瘡沒有積極治療,很可能死亡,傳染性也非常高。
澳洲雪梨西部百公里外的叢林,多元生態遇上皮膚疾病威脅,保育組織人員拿著藥物噴罐,「尾隨」袋熊回家,因為牠感染了「疥瘡」,導致皮膚脫毛長疹子。
袋熊保育組織創辦人布登:「基本上就把這個(蓋子)放在袋熊洞口,確保袋熊無法從兩側出來,在這裡貼上標籤警告民眾這是藥物勿碰,然後我們再把(疥瘡)藥物放上蓋子。」
若沒及時以藥物治療袋熊,牠很可能會因疥蟲嚴重感染而喪命,生病的袋熊必須每週以藥物治療一次,持續數週,每年還需要投藥監測。
事實上,疥瘡是當地袋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根除相關問題,因此2020年布登成立專門護育藍山國家公園袋熊的組織。
袋熊保育組織創辦人布登:「(疥瘡感染死亡)是非常緩慢且痛苦的過程,若讓感染肆虐,百分百會消滅物種。」
傳染性強的疥瘡,還可能感染任何其他哺乳類動物。
袋熊保育組織創辦人布登:「這是生物安全問題,疥瘡會影響澳洲大部分哺乳類動物,也會影響農業。」
儘管新南威爾斯州政府,2022年~2024年,撥款約6000萬台幣,應對袋熊疥瘡問題,開發檢測和治療方法,但成效仍有限,加上氣候變遷帶來的乾旱、洪水等災難,恐讓生病的袋熊,更難完全康復。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鐵達尼號殘骸影像曝!電影「1經典場景」已腐蝕
哈利王子將返英履行王室義務? 消息人士全說了
無視ICC逮捕令普丁飛抵蒙古 烏克蘭炸裂:對國際法院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