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半世紀的水稻田 綠島老人盼重新找回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8日電)綠島曾是典型的魚米之鄉,島上金黃色的稻穗迎著海風搖曳,後來因台灣白米進入,農民漸漸棄耕。最近島上老人家希望找回消失近半世紀的水稻田,增添觀光元素。

海上明珠綠島,每年湧入數10萬觀光客,海底美景、朝日溫泉,吸引觀光客;騎著機車環島,呼嘯而過的草原景色,很難想像,過去是一片水稻田。

「台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最近在幫綠島找回更多觀光元素,農業是重要的一環,團隊意外發現,綠島曾經栽種過水稻,於是團隊希望幫島上復育水稻。

學會總幹事、義守大學休閒管理學系教授趙仁方表示,遊客到綠島不是只有觀光,應該還有不同的體驗,例如2、300年前綠島上的居民如何生活、如何自給自足,聽老人家說,過去綠島有種稻,於是可以嘗試復育水稻。

趙仁方說,根據他們調查,綠島過去種水稻的地方是在「狀元地」,也就是綠島最肥沃的公館村梅花鹿園上方的草原,現在已荒蕪。

現年50幾歲的公館村長王勝德說,他們祖田就是在「狀元地」,小時候有印象阿公、阿嬤時代就種水稻,一年只有一期稻,後來因從本島進口白米不敷成本,加上年輕人出走,島上逐漸走向觀光,40年前島上的水稻開始棄耕,家中的土地也賣給大財團。

趙仁方說,學會透過勞動部的培力就業計畫,不僅可以讓老人重新回到農田,恢復綠島的農事,讓綠島土地再度和人連結,也可以增加綠島觀光元素。綠島鄉長謝賢裕也鼓勵樂齡老人家,再度從事農務,傳承經驗。

池上青農魏瑞廷表示,日前受邀到綠島,提供水稻復育意見。他說,既然過去曾經有水稻,就表示復育沒問題,首先要找出水源,水源固定,後續的技術就沒問題,讓綠島重現當年稻穗飽滿,金黃閃耀的景象。(編輯:黃世雅)10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