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帶來大陸沙塵 影響臺灣中部空氣品質 外出做好自我防護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近日中國大陸發生沙塵暴,特別是有影響華南地區,4月13日中國東南浙江、福建PM10濃度約在250~400微克/立方公尺、PM2.5則是60~80微克/立方公尺,這些污染物已影響到馬祖空氣品質。

由於4月13日臺灣海峽風場為西北風,因此空氣污染物持續往臺灣本島移動,造成澎湖在下午2點PM10濃度最高達210微克/立方公尺、彰化大城下午3點PM10達240微克/立方公尺,下午臺灣海峽的境外污染物混合本地污染物後,使得臺灣西部彰化、雲林等中部縣市空氣品質持續惡化。

預計這波空品不良情形可能持續影響至4月15日,這段時間環保署與各地方政府會持續協調燃煤電廠等進行降載減排等應變作為,也呼籲民眾即時掌握空品資訊,外出時做好自我防護。

環保署表示,這波從馬祖、澎湖及臺灣西部縣市逐步受到影響的情形可知,境外污染物主要由臺灣西北側移入,與過去大部分由東北方來襲,首先影響臺灣北部不同,所以造成臺灣中部縣市較北部先受到影響,4月13日下午4點雲林麥寮測站PM10濃度最高達214微克/立方公尺,依照目前觀測結果研判要到週六(4月15日)以後,空氣品質才會獲得改善。

因應這種狀況,環保署已協調臺電及民營燃煤電廠減少燃煤發電,臺中、麥寮、興達及協和等電廠從4月12日到13日下午,已降載電量達1.6億度,換算硫氧化物減量70.5公噸,氮氧化物減量57.8公噸,懸浮微粒減量1.7公噸,約等於以燃煤機組提供新北市(160萬戶)9天所需電量造成的排放量。

地方政府方面,臺中、彰化、雲林、嘉義縣市、連江及澎湖都已經成立府級指揮中心,臺中市、嘉義市及屏東縣進行路邊車輛攔檢約4,800輛;雲林縣及嘉義縣以無人載具等方式,針對露天燃燒熱點進行巡查達200公頃;臺南市及高雄市則針對大型工廠及營建工地進行稽查與通報減排超過100家。

環保署表示,雖然這波空氣品質不良包含境外污染與本地擴散不良所造成,但本土污染的部分,政府會持續針對各種污染源要求以降載減排等方式減少排放,最後也提醒民眾注意自身防護措施及適時減少戶外活動,並可下載「環境即時通」APP來掌握空氣品質變化資訊。

2023年04月14至15日,三日空品區預報(圖: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2023年04月14至15日,三日空品區預報(圖: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更多新聞報導:
投資我們的星球 地球日前夕環署淨零轉型論壇
巡、倒、清、刷 一起防範登革熱

更多相關新聞
太陽高高掛 氣溫再飆升北部恐破30℃
15日中北部可能有雷陣雨!2波鋒面接力報到 變天時間點曝光
梅雨何時來解旱?鄭明典:還要再等等
大陸沙塵暴!環保署:境外沙塵移入 中部空氣品質轉差
西半部空品糟透 吳德榮提醒防霧霾、空污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