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減赤又想減稅 財經專家指川普政策成「悖論」:不一定會達到目標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對美國貿易順差最大的國家可能會成為首波目標。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在網路節目《聽,阮大哥的!》上表示,,川普希望放鬆企業監管、降低企業稅,但另一方面又要將財政赤字控制在GDP 3%以內,必須得大量增加政府收入、減少政府支出,似乎與川普政策有悖論。
阮慕驊指出,美國副總統范斯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嚴詞抨擊歐洲,宣稱歐洲地區偏離美國價值,對歐洲不假辭色,對此德國總理蕭茲事後也在訪問中對范斯冷嘲熱諷,而法國總統馬克宏也沒有邀請美國參加即將召開的峰會。他提到,川普目前在經濟、外交上不把全世界各國看在眼裡,也在股市上引起「川普悖論」,而特斯拉近期股市大跌,也受到歐洲區表現不佳、執行長馬斯克將手伸進政治引發不滿有關。
阮慕驊續指,在11月6日川普選後的第一天,標普500指數創下史上選後最大漲幅紀錄,美媒大篇幅報導,標普為慶祝川普當選,創下2%的漲幅紀錄,而歷任以來,美國總統大選後只要經濟沒有衰退,一年後的股市都是明顯上漲,但川普2.0是否能夠延續慣例,仍有待觀察。他提到,共和黨執政期間股市表現較弱,但在川普任期時例外,川普第一任期標普漲了67%。
針對川普的政策方向,阮慕驊表示,川普希望聯準會降息,但川普上任後美元走強,雖然最近2周美元跌破107點,但先前從100點一路上升至108點,整體而言走強、美債殖利率走深,與川普希望美國聯準會降息的想法相為悖論;川普希望美國製造業回流,保護美國「再偉大」、關稅保護主義,有機會造成通膨再起,進而影響聯準會降息不如預期,再次與降息的期望相為悖論。
阮慕驊接著表示,另外,川普希望放鬆企業監管、降低企業稅,稅率從21%下降至15%,有利於大型企業營利表現,而放鬆監管有利於生技醫保金融業,但有機率造成財政赤字,但另一方面又要將財政赤字控制在GDP 3%以內,必須得大量增加政府收入、減少政府支出,似乎與川普政策有悖論。
川普悖論影響政策發展,台積電出手能否達到目的?
阮慕驊認為,川普悖論包含消減聯邦政府支出,勢必得降低社會福利、醫保和軍費支出,但一般看法認為川普減稅政策會擴大財政赤字、強勢美元又要低利率、強力阻擋非法移民又要擴大製造業回流,這些政策都有其相衝突的地方。
談到川普期望製造業回流,同時提高晶片自製率,阮慕驊提到,美國有可能讓英特爾將晶圓代工業務分拆出來,由博通接手晶片設計、行銷業務,而台積電接手製造,若計畫如實,博通和英特爾就須面對現在英特爾4座廠的狀況,總計英特爾在建廠上的資本支出,美國政府僅有補助10分之1、英特爾又貸款100多億美金去建廠,而台積電有機率當「接盤俠」。
阮慕驊接著提到,關稅大棒擺在眼前,台積電似乎也無法妥協、無法得罪美國政府,台積電股票在外資手裡高達7成,從這些角度來看,台積電絕對不可能做某種情況的妥協,但對於競爭力的底線又不能被穿破。阮慕驊認為,藉此方法是否能夠讓美國半導體產業復甦,又存在不少矛盾,在川普1.0也曾做過類似方式,讓英特爾和台積電合資蓋廠,但關聯到人才、技術緣故,站在台積電角度來說非常不利,但他並不認為川普2.0下此重手,會因此達到政策目標,最終可能在歷史教科書仍是悖論。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