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啟也不能在原址!」學者:核四耐震不足,不會因為公投變安全

4大公投表決在即,在「重啟核四」一案中,核四是否會因為廠區下方的「S斷層」以及外海的活動斷層,對核安造成影響,成為雙方攻防的核心議題。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野薑花公民協會今(25)日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地質學者指出,核四耐震係數根本不足,應回歸科學證據,核四不會因公投就變安全。

台大地震科學系教授陳文山表示,過去台電公司在核四廠址地質調查過程中,忽略陸域斷層及向海域延伸的可能性;在日本311福島核災後,聯合國認為各國地震風險高的核能電廠應重新檢討地震安全,在立法院要求下,經濟部及台電公司於2013年及2014年完成相關地質調查,但因核四封存,遲至2019年才公開核四廠地質調查報告。

陳文山:核四外海有90公里活動斷層

「台電報告絕不會出現『斷層』2個字!」陳文山直言,台電在調查過程中,不願把很多事情說清楚,長達90公里的S斷層,也以破碎帶、低速帶模糊帶過,即便要重啟,也不可能在這個地方重啟。

陳文山指出,過去2、30年來在海岸線外圍50公里外已做過很多地質調查,海域斷層不是新資料,國際期刊2018年就有相關發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2009年彙整過去台灣東北海域的斷層研究,指出核四海域的斷層會繼續朝東延伸,長度可達約90公里;台電有引用在核四地質調查報告中,也經過會議中10位專家委員同意。

陳文山表示,台電2013年的調查僅針對海岸線外50公里範圍,所以報告才會估算斷層長度僅34.5公里,而後才引述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2009年彙整的東北海域斷層研究,指核四海域的斷層會繼續朝東延伸,長度可達約90公里。

「假設要重啟核四,核四機房要打掉,整個斷層帶及反應爐中間通過的低速帶都挖開,才有可能進行地質調查。」陳文山說明,光是完成這些地質調查,把廠房打掉,最少都要4、5年以上,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陳文山表示,核電廠選址時必先進行斷層調查,以避開震災高潛勢區,美、日、法都是如此,公投是人民的權利,但科學問題還是要回歸科學證據,核四不會因公投就變安全,遠離斷層帶才是唯一正途。

20211125-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開「核四斷層事證確鑿,核四耐震遠遠不足」記者會,圖中為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蔡親傑攝)
20211125-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開「核四斷層事證確鑿,核四耐震遠遠不足」記者會,圖中為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蔡親傑攝)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認為,核四應該要遠離斷層帶才是唯一的正途。(蔡親傑攝)

李錫堤:核四下方斷層不只是破碎帶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說明,過去台電的調查都把核四廠區下的「S斷層」當作存疑的破碎帶,一直到2004年施工大範圍開挖,斷層才全面地顯露出來,當時也作了地質調查、地質測繪,大比例尺的地質圖都顯示斷層帶是清楚的,不是破碎帶而已,這條斷層有活動性是很可能的,但以目前資料來看,說存疑是因為沒有進一步的調查分析。

李錫堤表示,根據經驗分析,即便不屬於活動斷層,當地震波傳過來的時候,斷層兩側岩盤將產生位移,就會導致核四廠區上方機房的損毀。李錫堤強調,以他做地質工程的專業,目前核四工程的耐震可以說是無法補強,由於S斷層往地底下延伸至少10公里,地殼一錯動,再厚的混凝土都是直接剪斷。

李昭興:核四反應爐間有「低速帶」

台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李昭興則表示,他曾在專家會議提出很多建議,例如核四外海延伸90公里的線性斷層,為何是90公里?這只是因為當初只有做到90公里,在往外可能還有斷層,斷層是沒有國界的。東北海域的龜山島是一個活火山,現在還在冒煙,距離核四只有22.4公里,花瓶嶼、棉花嶼和彭佳嶼,附近都有探測到火山,都還有待調查。

李昭興指出,核四廠一號機反應爐跟二號機反應爐中間,當初的地質調查報告指出有「低速帶」,世界上沒有蓋在低速帶間的反應爐,核電廠內有如此寬的斷層帶通過,核四可能是唯一的例子,「為何要讓國人生活在不穩定的焦慮之中?」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則強調,由於福島核災後對核電廠耐震係數有更嚴格的規範,因此核四廠若要重新申請建照,就需要符合新的耐震要求;這時候就不可避免地要先完成最少需耗時5年的地質調查,才可以開始進行環評作業與初期安全評估報告的審查。擁核方所說核四可以在5年內重啟,是刻意誤導,對方只想用放水、罔顧核安的方式,其實最快可能都要10到15年之久。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貴婦」宣講接地氣!傳黨內屬意王美花當「刺客」 返鄉迎戰彰化縣長王惠美
相關報導》 低調訪台後,共和黨參議員柯寧談台海危機:避免兩岸衝突的最好辦法,就是消除模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