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審查?預備金買戰略物資 立院難監督

為因應可能的戰時準備,行政院跨部會動員採購一點三億元外傷用醫療物資。政府雖有心未雨綢繆,但立院人士認為,政府未將相關預算編於一般年度預算中,動支第二預備金採購,有規避審查之嫌。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說,政府一開始動用預備金緊急應變國際情勢,是可接受情況,但希望未來相關預算編列能夠回歸公務預算。

國民黨立委徐志榮說,政府就必要藥品管理儲備,以備戰爭時所需,當然有其必要,但更核心的問題,是美中台三方必須全力避戰,而非各方坐視兩岸關係急遽惡化,甚至是藉機操弄兩岸關係,謀取個別政治利益。

中將退伍、曾任國防管理學院院長的前立委帥化民說,這次各部會大量購入,甚至動用第二預備金,代表並不在先前規畫內,而是臨時認為需求急迫,顯然政府真的認為有戰爭風險,且可能是國土防衛等級的決戰。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此舉代表先前政府對戰爭風險準備不足,如今採購衛材,就備戰觀點不能說有錯。然而從先前「全民國防手冊」問世,立刻飽遭批評閉門造車、內容過時脫節的例子,顯示政府宣傳強化戰備,但實際動作是否有助強化國防?值得商榷。藥品衛材有保存期限問題,到底需要哪些品項,又應該採購多少基數,才能符合所需?都需要好好檢討。

但政府大動作為戰爭風險做準備,是否引發民眾恐慌?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則說,儲備戰略物資,不代表一定開戰或期待戰爭,另俄烏戰爭也影響國際物資供應,以此而言,考慮到一旦急需,國際貨源未必充足,如今先提高衛材儲量,不能說錯。

趙天麟說,相關戰略儲備早已行之有年,只是過去沒有跨部會協力,形成多頭馬車,如今全動法因溝通不良而停滯,但其精神不該停下來,台灣不該有鴕鳥心態,準備愈充足愈好,政策也應愈透明愈好,民眾才會更有信心,不至於感到恐慌。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女同學身上飄「遊覽車味」!她靠近就反胃想吐 內行人揭原因
穿7天不洗!女友坦承賣原味襪 價格曝光嚇傻男友:顛覆三觀
年領百萬股息擁3房!千萬富翁拾荒睡街頭 真實身分曝光
留美學霸成霸凌空姐 她「驚天一脫」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