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TPASS真是「爛政策」嗎?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特稿

賴清德總統5月甫上任,卓榮泰內閣正在編列新年度的預算,政府預算的檢討與重整,成為新的課題。就在此時,傳出「TPASS是政客收買選票的爛政策」聲音,TPASS是要延續?或是從此停掉?成為社會的爭議焦點。

交通部統計,TPASS上路1年累計768萬人次購買,今年上半年運量較去年下半年,更成長6%。(圖/翻攝教育部)
交通部統計,TPASS上路1年累計768萬人次購買,今年上半年運量較去年下半年,更成長6%。(圖/翻攝教育部)

為何會成為社會的觀察重點?原因是使用者眾,且使用者中,口碑好者幾乎占多數。根據交通部統計,TPASS通勤月票上路1周年累計達768.8萬人次加值與購買通勤月票,使用的累計人次更多達5.74億人次,且今(2024)年上半年較去年下半年的TPASS運量,更成長6%。

TPASS通勤月票的預算經費,大約一年90億元。大選已經結束,該不該停掉?成為爭論話題,也有學者在政府正在編列預算的當下,公開在媒體發表「TPASS是收買人心的爛政策」,似乎在測試各界的反應。

TPASS是不是收買人心?凡是公共政策,就涉及「收買人心」。當公眾覺得用途正當、正確,錢也花在刀口上,就是合理的政策。TPASS 該死該活,成了爭論話題。

目前傳出,TPASS如果停掉,政府每年可以節省90億元,把錢用在其他更需要的用途上。會這樣立論,是有一派聲音認為,接受月票補助的通勤族,並不是「付不出交通費」,若沒有排富,這樣的補貼是浪費。

不過社會上也有另一派不同意見,指出「長程通勤者」是另一種型態的社會弱勢。根據2020年的數據,每天從外縣市通勤、通學到台北的人數竟多達 145 萬人,占台北就業人口的相當大比例。

這些通勤族大多來自新北、桃園、基隆等鄰近縣市,為了到台北工作謀生。(圖/翻攝交通部
這些通勤族大多來自新北、桃園、基隆等鄰近縣市,為了到台北工作謀生。(圖/翻攝交通部

這些通勤族大多來自新北、桃園、基隆等鄰近縣市,為了到台北工作謀生,他們每天不得不忍受2小時通勤、塞爆、顛簸、漫長等待車輛到來的煎熬。

這些人為何不直接住在台北市就好了?為何要每天花2小時通勤、通學?原因是這些人的經濟條件,不足以在台北市區購買房屋。台北市的房價,是另一個「社會重分配」的經濟議題,但政府至今還沒有極為有效的辦法來解決炒房、囤房等貧富不均現象,在許多年輕人被迫遷往桃園、基隆、新北等偏遠地區窩居,TPASS的出現,是一個暫時的處理。

當然更理想的狀況是,若未來各地的捷運路網都能建成,讓人不管是住在哪裡,通勤時間都能被控制在「一定時間內到達」,而不是大家都塞在路上、上班上學總是「不可測」的遲到,將會是更好的解決辦法,也能讓居住在偏遠郊區的年輕人與經濟弱勢族群,對社會造成的不公平與被剝奪感降低,但興建捷運畢竟不是一蹴可幾,經費也絕不是一筆小錢。

選舉結束了,TPASS要不要收掉,不是不能討論。但TPASS是否牽動民眾對政府解決社會「貧富不均」,或是補貼「住房弱勢者」的通勤生活負擔,是有一些想像。就如同投票之前,他們希望能選出「能體恤他們」、「投給能解決問題者」的想像一般。政府要有一些「政治處理」,而不是直接斬斷這些想像。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觀察/錢「花到哪裡」?高雄治水大淹?台南市區卻沒淹
觀察/立院塗黑?從賴總統裁示「公開檔案不應藉故遮蔽重要資訊」談起
觀察/NCC新委員名單遭藍白卡關 賴政府重新調整應會在「這個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