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正視從五缺至五憂 讓台灣經濟陷胡同

工商時報【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4月中旬,全國工業總會按例進行換屆,新任理事長王文淵在交接典禮面對行政院長賴清德、立法院長蘇嘉全等官員出席的同時提出,因受到兩岸關係、非核家園、公司法人董事、環境保護及營業所得稅率等「五憂」糾葛,而使得民間企業降低投資台灣意願。此是工業總會前任理事長許勝雄提出「五缺」造成台灣投資呈現停滯現象之後,再度提出建言,顯示國內民間企業對台灣經濟前景的堪慮及對產業政策之無奈。 亦即目前國內企業在投資上所面對的困境,除水、電、地、勞工、人才等屬於生產要素「五缺」外,最近兩年則是已延伸至包括:兩岸關係持續僵局,導致喪失市場布局機會;非核家園忽略能源多元化,提高電力穩定供應風險;刪除公司法人董事缺乏配套措施,造成既有投資控股公司無所適從;環境保護議題淪為民粹化,難以根本消弭核心問題;營業所得稅率調高,違背國際減稅降負潮流等與經營環境相關之「五憂」。尤其最近兩年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已嚴重地對台灣企業的未來發展產生影響。 儘管,蔡總統及賴院長在公開場合中不斷政策宣示,政府是企業的最佳後盾,為了擺脫經濟對中國大陸的過度傾斜,設置全球招商窗口排除投資障礙,希望企業加碼投資台灣,同時也將協助企業利用區域經濟舞台,積極參與取得國際發展空間。但是,誠如學者專家指出,台灣受到資源不足及市場太小限制,若欲企業生存發展,則需解決資源取得與市場出路,始能吸引企業投資。 畢竟,兩岸經濟歷經30餘年發展,中國大陸成為台灣產業投資最多的區域與出口最大之市場,進而形塑對陸「區域」經濟傾斜整合現象。換句話說,台灣在兩岸互動往來過程中,除考量政治干擾與軍事對立的處境外,必須以客觀、務實的角度解讀經濟交流或產業合作之狀況。再者,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隨著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升級為世界市場,在全球重新整合供應體系或價值鏈結過程中,逐漸發展以中國大陸為「製造」或「服務」中心所形成的貿易往來與投資合作之網絡,是難以否認的事實。 面對中國大陸從1990年代末期的世界工廠,即將升級為未來之世界市場,進而吸引全球投資布局,甚至更進一步主導國際貿易規則之下,台灣經濟理應可以善用地理相鄰及兩岸同源優勢,扮演重要角色或發揮關鍵影響。然而,遺憾的是,不論是早期的亞太營運中心規劃抑或是近年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卻又在「戒急用忍」政策及意識型態暈染下,將台灣的經濟競爭優勢拱手讓人,不但阻礙出口成長幅度,而且也影響了企業投資意願。 回顧1980年代,台灣經濟年平均成長8.2%、出口年平均成長13.6%,由於出口暢旺,並不需要政府政策宣示,民間企業投資逐年增加年平均成長8.8%,內需消費則是隨著薪資不斷成長水漲船高達到年平均成長8.9%。此一正向循環持續延伸1990年代,台灣經濟年平均成長6.7%、出口年平均成長8.8%,民間企業投資在出口熱絡牽引下年平均大幅成長11.3%,內需消費也是維持年平均成長7.0%。 事實而言,那個年代台灣生存發展所具有的條件,並非投資環境十分完善或產業技術累積雄厚,而是經濟前景的信心與產業政策之明確,加上有效排除民粹暈染,以及擺脫意識型態糾葛,使得台灣經濟在先進國家市場需求帶動下持續成長,台灣產業則是在民間企業投資增加下蓬勃發展。另一方面,則是適逢中國大陸實施經濟改革開放,讓台灣許多傳統產業的廠商赴陸投資找到重新發展舞台的同時,加速促進台灣產業轉型。 因此,我們期待政府能夠傾聽近年以來國內企業對改善台灣經營環境的肺腑建言。尤其中國大陸是台灣產業佈局全球投資及拓展國際貿易無法忽略的重要環節,更加應該正視中國大陸對台政策變化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時採取開放的態度排除意識型態之糾葛,積極化解兩年以來兩岸關係所陷入的僵局,藉以提高民間企業投資力道,重新建立已失去的出口競爭優勢,進而形塑最佳發展模式,俾讓台灣經濟走出胡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