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看見臺灣人文素養嗎?

工商時報【楊雅惠考試院考試委員】 齊柏林所引起的社會迴響,跨族群,跨黨派,跨世代,跨議題。他的代表作「看見臺灣」,跳脫平面的舊角度,飛至雲空俯瞰,挑高了凝視的視野角度,激發出如許寬廣的省思。這不只是飛行高度與攝影技術的結合,尚有不少人文素養的元素,裏外交融綻放,才能產生這樣震撼的作品,引起社會的廣泛共鳴。當我們隨著齊柏林此片,從高空看到台灣諸多面向之際,能否也能看到並感受到人文在臺灣的角色? 人文素養,是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喚醒人的存在自覺,重視人的思維價值,須有寬闊視野與關愛胸懷,呈現在多元的人間,包括人際感觸、藝文造詣等。在人文素養孕育下,激發人的創意,導引萬物萬象昇華。其影響無遠弗屆,感染力跨國度也跨世代。 以齊柏林言,藝文功力、寬闊視野、關愛胸懷等元素處處呈現。其作品立基於紮實的攝影功力,所攝影像超過30萬幅,於《大地地理雜誌》發表空中攝影作品,曾舉辦臺灣最大規模戶外攝影展覽。這項超絕的藝文功力,是他揚翼實現理想的核心能力。齊柏林原已研擬了跨越五國之拍攝計畫,飛出台灣,伸展世界,視野拓及世界,跨國跨洋。這顆關愛的心,讓他熱血飛騰,想向世人訴說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推廣社會人文素養,予以充實厚植,可有多種管道,增強閱讀以汲取他人經驗與智慧,乃重要一環。美國中央康乃狄克州立大學校長米勒博士(Dr. Miller)2015年調查研究,世界閱讀風氣排名調查,前五名皆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芬蘭、挪威、冰島、丹麥、瑞典等北歐五國,雖都是小國,但國家富裕,也是近來評比安全係數較高之處,可見閱讀風氣對國家發展和經濟安定的影響。我國文化部曾在2013年指出,台灣每人每年平均只看2本書,遠低於他國,法國10本、日本8.4本、韓國10.8本、新加坡9.2本。偏低的閱讀率,將有何種影響,值得留意。英國教育部長布朗奇(D.Blunkett)說:「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這條通達成長的康莊大道,切勿淪為荒廢小徑。 中外歷史不少事例,顯見人文素養對國家貢獻的潛能之大。以波蘭為例,三次亡國,三次復國。波蘭鋼琴家蕭邦(Chopin, 1810∼1849)遭逢波蘭華沙被淪陷之痛,多年來在歐洲各國演奏波蘭樂曲,傳播波蘭的人文音樂,不讓家園人文色彩消弭。另一位波蘭鋼琴家帕德雷夫斯基(Paderewski, 1860∼1941)積極在亡國期間於國際間爭取政治支援,在琴音加持下,加倍感動諸國起身協助,終讓波蘭在1919年復國,獲得全民擁戴而擔任總統兼外交部長,可見人文觸動世眾心田的穿透力道。 廣化並深化人文素養,必有助於生命價值理念之提昇。常見古例,昔人名家熟讀詩書,明辨義理,留為世間美談。宋朝岳飛,文武雙全,戰功顯赫,「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自幼精忠報國的家訓奠下了他歷史上的定位。三國諸葛亮,博覽群籍,融合運用天文地理與心理戰術,讓後進學子津津樂道「草船借箭」的精巧智慧。人文素養在為官志向與軍事戰略上,擎舉著深思熟慮的睿智之旗。 臺灣的人文活動與素養,有諸多面向可以關注,宜進一步深度耕耘。以藝文活動的音樂而言,已有可取之處,近年來國際合唱大賽中,臺灣在社會組與少年組屢獲金銀牌殊榮,堪予肯定。數年來,南北各地的文化創意活動與產值,或已奠基成形,或尚規劃之中,繼續加持下,期望有更豐碩的成果,更深更廣更精緻。 人文不限於本土意識,不限於國內範疇。在寬闊視野與關懷心胸下,深化紮實的造詣,其影響力與觸動力,往往超越國界與語言,直接觸動天下人心。在我們努力改造社會架構,加強經濟實力之際,莫忘卻,莫忽略,人文素養,是健全深處心靈,穩定社會發展,提昇生活品質的永遠基石,也是伸展國際舞台的無限資源。(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服務機關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