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吳敦義的三大挑戰及國民黨內的權力牽動

國民黨主席選舉出人意表地,由於吳敦義獲取過半得票,在橫掃五強的情況下,於5/20就分出勝負。雖然吳敦義以一敵五,獲得52.2%選民的認同,搖身一變成為當前國民黨內最有權力的人。不過這個百年大黨的權力更替真的會如同表面這麼順利嗎?當選黨主席就意味吳敦義真的能成為後馬英九時代國民黨的新共主嗎?要能代表國民黨挑戰2020總統大位,筆者認為吳主席的共主之路上仍存有三大挑戰。

在此也必須向各位讀者言明,本文分析的立論,有一個先決假設,那就是吳敦義意欲成為共主,代表國民黨挑戰2020總統大位。若吳敦義沒有此意願,那自然,上述的三個挑戰對於吳敦義來說,就並非挑戰。所以說,如果讀者也認同筆者此一假設,那本文對於讀者來說,才可能具備參考價值。

一、黨內失和

由於此次黨主席選舉異常激烈,因此可想而知的是,各陣營間的衝突摩擦,也異常頻繁、劇烈。無論是在人頭黨員、連署等等事件中,皆可端倪出各大陣營之間的失和,尤其是洪秀柱與吳敦義陣營,即屢有短兵交接、黨內互打的衝突發生。這樣的情形,即使到了選後,由於新舊任黨主席之間的交接問題和中央委員提名,都讓吳敦義和洪秀柱之間的戰火繼續蔓延,使國民黨持續上演黨內互打的深宮大戲。此外,吳陣營除延續與洪陣營的角力外,另一方面,亦尚未妥善處理與郝龍斌陣營和詹啟賢陣營在選舉時的嫌隙。甚至,詹啟賢還在6月11日時公開表示,認為無論是洪還是吳當選黨主席,國民黨都必將分裂,國民黨的問題現在才剛開始。

事實上,詹啟賢前揭的言論並非只是空穴來風,國民黨在選舉前、選舉時、選舉後,不僅有所失和,更屢有傳出分裂的聲音。而近年越演越烈的黨內失和,甚至是分裂危機,自然就會是被視為能終結黨內深宮大戲的候任主席吳敦義所必須率先解決的第一要務。雖然說在選後,洪秀柱與吳敦義,針對中央委員提名、黨主席任期和黨務方面,在黨中央有諸多交手,不過隨著洪秀柱於14日請假和辭職,可以預期的是,兩人之間的風波將會有所平緩。不過如何處理洪背後所代表的群眾,以及洪任內培育的中、基層人才,就會是吳必須審慎思慮面對的問題。

20170614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最後一次主持中常會.宣布六月底總辭.並殷切發表一番心聲 .離去時.全體中常委鼓掌歡送握別.(陳明仁攝)
20170614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最後一次主持中常會.宣布六月底總辭.並殷切發表一番心聲 .離去時.全體中常委鼓掌歡送握別.(陳明仁攝)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最後一次主持中常會,宣布六月底總辭並殷切發表一番心聲 ,離去時,全體中常委鼓掌歡送握別。(陳明仁攝)

此外,由於吳敦義在黨內光譜上,通常被定位為淺藍、本土派,所以此次吳敦義的大勝,也被視為是淺藍、本土派的大勝。有學者便認為吳敦義的當選即宣告國民黨著深藍路線的終結。不過事實上,從洪、郝、韓、潘等較富深藍色彩的參選人,共獲11萬6千張,以及吳本身也獲得一定深藍票的情況下,應可估算深藍在此次選舉權重仍佔有1/3強,所以可預期的是,深藍的聲音,在選後仍會在黨內具一定份量,而不可忽視。因此如果抱持整碗捧去,將不同路線的黨內同志視為寇讎,那國民黨內的分裂、失和則將難以調和,而可能對2018和2020的選情有不利影響。因此這也不難怪吳敦義會在近日被媒體問有沒有團結黃復興的意願,可見從外界來看,黨內失和並未隨著選舉結束而消弭。所以說,如何調和黨內不同路線的聲音,就是吳主席的第一個挑戰。

二、2018地方大選

筆者曾在過去的文章提及,此次黨主席選舉,參選人的外部選舉能力是左右選情的重要因素。選後,亦有學者分析,吳敦義之所以能大獲全勝,在於選民認為吳敦義是最能對付民進黨的參選人。所以說,由於背負著帶領國民黨勝選、對抗民進黨的眾多期待,因此吳敦義在2018的地方大選,就有必勝不可的壓力。倘若吳敦義無法在2018大選中取得一定成績,無法贏得能與民進黨抗衡的實績,那自然而然地,就會重創吳敦義的聲望。

若以六都作為指標,作為仍在重整旗鼓的國民黨來說,假使能贏回三都或以上,自然會被外界視為大勝,黃袍加身,使得吳敦義正式成為藍營新共主;其次,若能贏下兩都,尤其是守住新北、贏回台北,保住藍營在北部的基礎,對於吳敦義來說,亦能重振國民黨的頹勢,坐二望2020;最末,若僅能拿下一都,與2014國民黨大逆風時的戰績相同,甚至六都盡墨,則吳敦義聲望絕對會遭到重挫,甚至引發逼宮大戲,被迫辭去黨主席,使得藍營各路人馬為布局2020再度囂戰一番。

從此來看,即可大致了解2018的選情對於吳敦義的政治影響有多深遠。這或許這也是在選前,吳敦義受羅智強專訪時,不肯許下對2018選情承諾的原因。因為若是選情不如當初所承諾,那對吳敦義來說自然會雪上加霜,愈加傷害。所以說,2018的地方選舉,對於被外界視為渴望奪得總統大位的吳敦義來說,自然更有輸不得的壓力。

三、2020總統初選

如果吳敦義能妥善地處理黨內失和、帶領國民黨在2018選舉中有不錯表現,那自然就相當可能在國民黨內的總統初選中脫穎而出,代表國民黨角逐大位。然若前述兩大挑戰中,尤其是2018選情,吳敦義稍有表現不佳、處理不慎,那2020總統的黨內初選,自然就會成為吳敦義的一大挑戰。

而就黨內初選來看,對於吳敦義來說,其挑戰就在於黨內有另一具備足夠聲望,且有意願挑戰總統大位的人。事實上,就目前的國民黨來說,除非有川普式的黑馬出現,否則符合這樣條件的,可能就僅有新北市長朱立倫一人符合資格而已。也就是說,即使還有近三年的時間,倘若吳朱兩人皆有強烈意願挑戰2020的總統大位,那兩人之間的競爭或許就會提前開跑。

筆者認為,2018的選舉,在檯面下會相當波濤洶湧。因為不僅如前段所述,2018的選舉成敗會影響吳敦義是否能挑戰2020,更進一步說,2018的選舉,由誰勝選,或是黨內支持者認為誰在選舉中功勞較大,亦會影響吳的2020大位之路。具體來說,由於國民黨在2018中,最有可能拿下的六都,在於台北市與新北市;桃園市與台中市次之;台南市與高雄市則基本無望。所以說,在這樣的條件下,吳敦義就必須將選舉重心放在雙北身上,因為雙北皆勝,還能交出一張差強人意的成績單,並且坐二望三;倘若雙北失一都,則除非桃園和台中皆勝,否則皆難以彌補此一失利;甚至,若僅保一都,則吳敦義就將會受到政治重挫。所以說,吳敦義在雙北就有輸不得的壓力,必須推派出足夠份量的候選人。

然而會令吳敦義感到棘手的是,就現況來看,最能帶領國民黨保住新北市的人選,是朱立倫的副市長,侯友宜,並非是與吳相當親近,甚至被外界視為是屬意的周錫瑋;而台北市就民調和外界聲浪來看,亦僅有朱立倫能與柯文哲一搏。也就是說,國民黨目前最能在雙北獲勝的人選,不是朱立倫,就是與朱立倫親近的人。這就相當可能造成,即使吳敦義保住雙北,但黨內卻將戰功頒給朱立倫的情形,使得朱立倫聲望水漲船高,從地方包圍黨中央,並在2020總統初選中脫穎而出,讓吳敦義自此可以說斷了挑戰總統大位的可能。此外,若吳藉由黨機器,或是各種辦法,成功地使得朱立倫、侯友宜沒有參選雙北。則吳敦義又會陷入可能敗選的困境,甚至被指責說沒有成功整合推派出黨內最強候選人,而負上最大的成敗責任,失去挑戰2020總統大位的機會。

總地來說,吳敦義陷入了相當兩難的困境。一方面不能在2018選的太差,否則就無法挑戰2020;另一方面要在2018選的好,就必須借重朱立倫,然而這又可能讓朱立倫取得戰功,有政治聲望去挑戰2020

20170616-新北市長朱立倫16日出席「民視20周年系列活動」。(顏麟宇攝)
20170616-新北市長朱立倫16日出席「民視20周年系列活動」。(顏麟宇攝)

國民黨「吳朱矛盾」又將浮現?圖為新北市長朱立倫16日出席「民視20周年系列活動」。(顏麟宇攝)

結論:吳朱矛盾,即將浮現

雖然筆者認為,朱立倫參選台北市長的機率,隨著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而降低。因為對於朱立倫來說,投入台北市長選舉,必須提前去職新北市長,使得蔡政府有權力指派代理市長,相當不利於侯友宜或是其他國民黨參選人的選情。除非雙北皆贏,否則即使朱選上台北市長,丟失新北,亦會在被批評為自私自利外,負上新北敗選的主要責任;另一種情況是,若朱參選台北市長,但失利,則無論新北輸贏與否,都會損及朱挑戰2020總統的機會;並且,朱若執意參選台北市長,反而會讓吳敦義此前的困境解套,讓朱去擔起敗選失利的責任。所以說,從此來看,筆者認為朱參選台北市長的機率,就目前來看,是相當低的。

而對朱立倫來說,若以朱有強烈意願參選2020總統為假設的話,那對朱最好的情況,自然是吳在2018大選中,沒有好的表現,且被視為是應負主要責任者。具體來說,就是僅贏一都。而對朱來說,若該都係由侯友宜所贏下,那戰功甚至還會由朱所拔得頭籌,更加重挫吳的聲望。所以說,在選台北市風險太大,且有利於吳的情況下,對於朱來說,竭力守住新北,就是在這盤棋中最好的策略。除非吳能拿下三都,否則就算拿下兩都,其中只要包含新北,朱都起碼能在2020總統初選的角逐中,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這邊必須提及的是,上述的推論,基本係以吳敦義和朱立倫兩人皆有強烈的意願代表國民黨挑戰2020總統大位為前提。若其中一人不具,則當然上述推論就無立基之處。不過就筆者的觀點來看,本文的假設並非憑空而生。就吳敦義而言,若其不在2020挑戰總統大位,那對於吳來說,由於年齡關係,基本就不可能在2024挑戰大位,並且將終生與總統大位失之交臂,成為國民黨內履歷最完整,擔任過副總統和黨主席卻無法成為總統的人;對朱來說,若無法在2020挑戰總統,由於年齡因素,在2024挑戰雖未晚矣。但在2024,朱目前最有利的年齡因素就會變成不利因素,黨內新生代極有可能出現具備足夠聲望挑戰總統大位的人。並且,若朱在2018並未參選、選上公職,則朱也必須承擔相當長的職位空窗期。也就是說,若朱沒有在2020挑戰總統,是否能順利取得2024大位挑戰權,其變數和風險可以說相當之高。所以說,由於朱吳兩人皆有必須挑戰2020總統大位的壓力,因此本文的論點便環扣在兩人皆有強烈意願挑戰2020總統的假設之上。

另一個不建立在前述假設的可能結果,則是吳朱配。但由於吳敦義已擔任過副總統,並且明言不可能再擔任副手,所以僅可能是由朱來擔當副總統參選人。不過由於朱本身擔任過黨主席、又選過總統,且副總統一職,就呂秀蓮和吳敦義的經驗來看,並非能提供良好的政治舞台,吳敦義甚至還直言說副總統任期讓他感覺整個是空白。此外,若擔當副總統,競選成功,由於連任禮讓,則朱相當可能要待至2028才能角逐總統大位;若競選失敗,則自然也會傷害到朱自身的政治聲望,不利於挑戰2024。所以從此來看,除非吳能在2018選舉中大勝,展現出在2020銳不可擋的氣勢,否則筆者認為朱願意擔當副手的機率並不高

因此日前媒體在詢問到朱立倫關於吳朱配時,朱亦繞開話題,沒有正面回應。另一個可能的選項,則是朱立倫在事前同意擔當吳的行政院長,不過由於我國的憲政實踐經驗,即行政院長相當容易被視為總統的代罪羔羊,且如同擔當副總統般,相當可能需禮讓連任者,以及朱本身選過總統、當過黨主席,因此其可能性亦不高。

總結來說,由於兩人搭檔的可能性不高,且兩人都有在2020挑戰總統大位的動機與壓力,所以說,筆者認為,在洪秀柱逐漸淡出國民黨舞台後,國民黨內的矛盾就會在朱吳之間。因此就不難怪,近日會有媒體報導指出,朱吳兩人有瑜亮情結,且關係不和,在黨主席選後並未見面,可見媒體亦察覺到兩人之間的矛盾。當然,本文的分析建立在許多假設之上,專注在吳朱之間。未來國民黨內的權力牽動,仍存有其他變項,例如川普式的黑馬總統參選人,例如郭台銘;非吳朱人馬的黨內新生代攻下六都等等因素,皆可能導致與本文假設、觀點有違的局面。不過隨著時間推演,有興趣觀察國民黨權力牽動的讀者們,不彷仔細觀察2018地方首長的黨內初選布局,到那時,整個黨內權力的牽動應會更加清晰。

*作者為台大政研所碩士


相關報導
南方朔專欄:兩岸場域藍退綠進
風評:虛矯情義下的惡鬥─洪秀柱吳敦義到底吵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