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地獄裡的白衣天使?

根據臺灣護理產業工會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一例一休上路後,全臺護病比不降反升,其中醫學中心為10.1;區域醫院13.3;地區醫院15.7,這樣比例遠遠高於美國護病比4與日本的7,顯示護理人員工作負荷與壓力之重,尤其是病房的護理人員更是冰冷的病房的7-11,一早醫生還沒來,護理人員就在,晚上醫生走了,護理人員還是在。從病房櫃檯洽詢或病人每天健康檢測指標的測量,護士是家屬在醫院接觸頻率最高的人。

她們跟病人非親非故,但卻盡責地幫病人把屎把尿、翻身拍背、灌食抽痰,她們除了有忙不完的工作,整天在藥味與病人疼痛環境中還要保持親切與耐性,甚至與病人談笑、關心病人情況,辛苦工作的背後,白衣天使卻是隱藏自己情緒默默飲泣。

而在2016 年第十七屆「ICN 亞洲護理人力論壇」暨第十三屆「亞洲護理學會聯盟」會議報告中,指出台灣醫護人員在心理健康問題方面統計,臨床護理人員常感到心情不佳(65.9%)、焦慮(65.4%)、社交活動減少(64.5%)、睡眠品質差(73.1%),顯示這一群「白衣天使」努力做病人眼中的天使,但在各大醫院醫護人員人力普遍不足情況,天使仿若墜落人間地獄。

事實上,我國自從全民健康保險實施總額支付制度後,醫療生態及醫療制度均面臨轉型及遽變,首當其衝的便是護理人力遭到縮減,新進人員被約僱化,臨床的護理人力除持續面對沉重的病人照護外,這些額外產生的精神壓力更讓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日益低下。

依衛福部統計,104 年底台灣平均每萬人口護理人員數為53.8 人,在所有縣市眾高於平均值者有8 個醫療區,以花蓮醫療區71.7 人居冠,其次為嘉義醫療區69.1 人。

另護理師護士工會全國聯合會105年醫療機構人力現況調查統計顯示,105年全國護理人員離職率平均為12.15%,平均缺額率6.86%,平均月薪資3-4萬元。而依據ICN統計,臺灣護理人員平均工作年資6-7年,相對紐西蘭20年、加拿大20年以上,新加坡40年等國家都來得短。

台灣目前領有護理師執照有24萬人,只有14萬人在前線工作,就業比率不到60%,有10萬人不願意當護理師,因為護理人員工作負荷重,醫院護理人員不足導致一位護士照顧白班6~13 人,小夜班10~20 人,大夜班13~20 人之多,是美國、澳洲、日本等國的2-3 倍,這些數字在在凸顯台灣護理工作環境惡劣與血汗過勞的嚴重性,此種情形更讓護理人員自身健康與受照顧的病人同時陷入危險之中。

事實上,醫護人員是否有足夠時間照護病人攸關醫療品質的提升,1998年護理專業期刊《Image》的研究指出,每個病人每天獲得的平均護理時數之外,醫院如多提供1小時的護理時數,術後發生尿道感染的病人數幾乎可以減少10%,發生肺炎的病人可以減少8%。

此外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護理人數少、照護病人的時間短,與病人住院期間是否有嚴重併發症,兩者間有高度正相關。在政府傾全力推動前瞻計畫與不顧工商界反彈實施一例一休期能提高國內勞工生活品質同時,身負國民醫療品質最重要防線的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更應被列入國家勞動政策重點,行政院應責成衛福部、勞動部、教育部、國發會共組專案委員會,就台灣醫護人員教育、就業與職場安全、醫療、就業與社會安全等面向,討論台灣護理人員供需、教育環境、工時與薪資等問題,進而評估制定醫護人員就業專法,包括工時、薪資與退休條件等問題可行性。

政府應該重視護理人員「高壓力、高工時、高風險」血汗工作的嚴重性,徹底改善「醫護人員不受尊重」、「醫療體制不佳」與「工時太長/輪值班」等就業環境及護理人員工作不健康的問題。一個進步的國家有責任提供人民最佳醫療品質服務,而這樣起點必須先讓這群默默守護病人健康的護理人員,有一個尊嚴、安全、健康、保障的就業環境,讓懷有熱情與夢的白衣天使無後顧之憂,擅用長期養成的醫護專業,在職場上發揮所長,創造的個人工作價值,營造更好醫病關係與醫療品質,才是台灣醫療產業除了技術領先外另一個傲視其他國家最強的軟實力。

*作者為研究人員


相關報導
護理師兩頭燒!綠委:中國醫大、亞大附醫共用人力 每月達上千人次
金曲獎舞者超短、開高衩護士裝 文化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