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現代外觀下的古老社會 -看李翔宙退黨當官

「是否為了當官退出國民黨 ?」,在江啟臣的質詢下 ,李翔宙給了答案「是」!然後過沒多就辭職了 。「退黨當官」在目前國民黨人的眼裡就是個「叛徒」,「背祖忘宗、不忠不義與忘恩負義」,這些詞句很可能就是江啟臣差一點就要罵出來的話吧 ?但是 ,當今的政黨只是個人民團體 ,有這麼嚴重嗎 ?其實 ,這正好暴露了帝制的幽靈尚未完全脫離我們正引以為傲的民主體制 。

兩千年以上的帝制傳統是很牢固的文化形態 ,為帝王家以及帝王的朝廷服務效忠 ,以帝王的權勢及利益為最高目標 ,在我們的傳統價值裡就是忠孝節義的至高道德要求 。俸祿與世襲的地位都是皇家給的恩典 ,服從與效忠是當官者世世代代都要謹記的家訓 。黨國時代 ,其實就是個繼承滿清大帝的新朝廷 ,民國只是外殼 ,只是不穿龍袍官服 ,鯉魚躍龍門的科舉制度也都還延續著 ,朝廷裡的規矩與倫理其實都一樣照舊 ,帝王仍然有著無上的權威 。這古老習慣是根深蒂固的 ,雖然立了憲定了法 ,有國會有選舉 。但是 ,黨這種組織在中國還不是一種民主制度裡的公民團體 ,而是帝制與民主社會的銜接產物 。

20171006-立院總質詢,江啟臣。(甘岱民攝)
20171006-立院總質詢,江啟臣。(甘岱民攝)

江啟臣。(資料照,甘岱民攝)

政黨成了替代皇家朝廷的另一種形態的帝制組織 ,繼續著千年累積的政治傳統與文化習慣 ,筆者並非在責難這種反民主的 現象 ,而是覺悟到歷史與文化的演變不可能一夕改變的 。尤其是那一群真正在管理國家治理社會的官僚們(或士大夫),認知與做事的習慣是延續著以往的經驗與習慣 ,在今日 ,我們依然可以在政府的公文裡發現許多在宋元明清時期常用的公文用語 ,就是個證據 。

而在那個時代成為國民黨員的李翔宙 ,也就是個朝廷裡應該謹守著君臣之義 ,對皇朝忠心不貳的朝臣 ,然而 ,到了今日 ,對於已經在野的國民黨而言 ,在野仍是遺臣 ,選輸形同皇朝被篡 ,君臣之義仍不可廢 ,應該要有待從頭收拾舊河山的氣魄 ,與君主一起中興復國才是合乎天道倫理的表現 ,而這就成了李翔宙罪之所在了 ,也是許多國民黨內的人才無法為國家付出的原因 ,2000年上台的唐飛不也是這種命運嗎 ?

從這事件看來 ,帝制的遺緒在我們當今的政治體制以及文化裡 ,只是冰山之一角 ,當朝的民進黨又何嘗不認為自己是當今天下之主 ,眾官員們又何嘗不是一朝之臣 ,國民們也還以為自己選了個明君 (皇帝),所謂以人民為頭家的觀念 ,無論在政府內還是國民之間 ,其實還是很薄弱的 。

國民對政府的依賴是最明顯的證據 ,縱使我們解嚴了 ,連總統都民選了 ,也可以極盡的痛罵政府無能 ,但是大多數的人依然執著於應該讓政府擁有無限的權力 ,然後他才能做出對我們全體有利的事 。法治在我們的文化裡 ,依然指涉著 rule by law,法律是讓政府用來管束人民的準繩 。而不是 rule of law ,法律是人民用來管束政府權力的框架 。

商業環境裡 ,有大量的行政審查 ,既慢又無效率 ,環評就是一例 。而農田上種出了許多工廠也證明這管制審查的制度有多麼荒謬 。許多創新的商業行為很可能會因為法規沒有規範 ,而成了違法行為 。

在生活上 ,跟鄰居有了糾紛找里長議員協調 。商品買貴了 ,找議員開記者會或找官員討公道 。國民與國民之間的契約自由、私法自治依然被政府無處不在的威望所干涉 ,除此之外 ,我們還期望政府指出賺錢的捷徑 ,變出會讓國家人人富裕的產業 。

我們放心的把金錢財富放在銀行 ,因為政府會幫我們監管銀行的老闆,會公平的維持金融市場的交易 ,而這一切的對父母親般的依賴與期待 ,是否都是政府做得到的 ?真相恐怕會令人不安,其他的還有健保破產 ,醫生出走 ,薪資停滯 ,人才出走等危機 。

政治的競技場 ,在選舉裡 ,我們可以觀察到 ,大眾對於自己所支持的特定人物的崇拜 ,與對政黨的效忠跟隨 ,不也是一種類似對神明的信仰 ?選民只在乎自己的聲音是否被心中的神聽見 ,完全不在乎神到底做了什麼。

國民如同帝王的臣民 ,對於競爭政黨的勝利 ,則是充滿恐懼 ,仿佛自己信仰的天子一旦失去政權 ,自己也會跟著萬劫不復,黨同伐異依然是我們這有著民主制度社會裡的道德標準 。這種文化形成了政治上的競爭無法出現合作 ,政黨的競爭就是一群國民跟另一群國民拼到你死我活的零和賽局 。然後國家發展停滯、經濟衰退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困境 。

我們的社會其實是有著現代化外觀的古老社會 !雖然到處是現代的交通、建築與科技 ,但是真正在社會裡運作的軟體確實還是古老的 ,農耕時代保守的文化及倫理 ,這沒辦法讓我們創新 ,也沒辦法讓我們進步 。有人說 ,過去的經濟奇蹟不是這樣來的嗎 ?在經驗上來看這沒有錯 ,但也是因為這樣太美好的經驗加上古老的文化習慣 ,讓我們忽略了現代世界環境與技術進步的速度很快 ,改變的範圍很大 ,整個系統上來看 ,我們尚未認識跟理解以往成功的文化模式已經成了抑制成長的要素 。社會文化自我認識跟學習改變的速度會決定我們何時開始改變 ,這是系統裡的時間延遲效果 ,是成長上限跟衰退崩潰的主因 。

公務員的體系裡 ,士大夫情結也依然濃重 ,雖然號稱行政中立 ,不過認黨為主的傳統也是眾所周知的常識 ,柯P世大運演講的英文稿被篡改就是個例子 ,年金改革唯藍營反對 ,跟反改革者緊抓著國民黨 ,也是基於這個傳統 ,這裡有著濃厚君臣之義的道德情操在作用著 。

台北市長柯文哲14日下午前往大稻埕參與「舊城區主題公車亮相暨大稻埕1920變裝遊行活動」(北市府)
台北市長柯文哲14日下午前往大稻埕參與「舊城區主題公車亮相暨大稻埕1920變裝遊行活動」(北市府)

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北市府)

然而應該要怎麼做 ?才能走入現代 ?彼得.聖吉在上世紀的經典著作裡 ,早就給了答案(引自MBA百科):

《成長上限是彼得·聖吉在《五項修煉》中提出的一系統基模,它告訴人們的是:事物的成長是由於某種因素的推動和影響,使其逐漸發展壯大,但這種發展是有限度的,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總有其它因素限制或抑制事物的成長,使其成長逐步減緩,甚至停止。》

在我們的國家裡 ,那抑制成長的因素很可能就是那帝制遺緒下,無所不在的大有為政府。而除去這抑制成長的方針是:

1、不要嘗試去推動成長,而要除掉限製成長的因素。

2、當遇到「成長上限」時,事實上是一個思索個人或組織停滯不前原因的大好時機。》

我們應該做的是 ,透過立法 ,削減政府權力 ,以服務及透明公開的執法 ,來維持市場的透明與交易秩序,引入競爭 ,開放競爭 ,降低公務員與機關的審查裁量權限 ,以普遍、經濟有效的司法程序替代政府的介入 ,讓每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也享受自己創造的成果 。這樣能夠釋放國民的創造力與生產力 ,生長出健康的市場與國家競爭力 ,最終 ……走出帝制 ,走人現代。

*作者為土木技師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李翔宙的眼淚
李翔宙挨批「求官」今請假 賴清德:可能心情還沒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