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多如超商 分眾多元拚生機
全國基層西醫診所近一萬兩千家,與四大超商總和店數差不多,為求生存,診所生態逐漸蛻變,從傳統一人診所變為多名醫師一起看診,而診所也趨於分眾化,例如,專攻失智症、幼兒生長發展,甚至是高山症特別門診,另有診所多角化經營,除了看診,醫師也經營長照據點,提供多元服務。
衛福部近五年統計,民國一○七年全國共有一萬一五八○家西醫診所,去年增加至一萬一九九八家。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傳統診所經營方式為一人診所,醫師就是院長,近年興起多人診所,多名醫師一起在某家診所看診,為爭取客源,診所開發分眾化市場,亮點為醫師專長。
知名失智症權威王培寧於今年八月底自台北榮總退休,現為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總監,她表示,轉到診所服務,彈性更多,能與病人及家屬深度訪談,了解失智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除了基本認知功能評估、血液檢查外,另提供生活型態、慢性病、體能活動等完整評估,以延緩失智退化。
新冠疫情之後,登山、高山旅遊正夯,被譽為國內高山症治療第一把交椅的高偉峰,北醫退休後,自行開業,設立高山旅遊門診,專精於高山症急救、超級馬拉松傷病預防,他表示,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山旅遊,風險不小,希望透過門診,降低台灣高山症死亡率。
專攻兒童生長發育的愛群兒童成長診所院長楊晨,日前離開北醫,轉至診所服務,她說,到診所服務,須有專業之處,且莫忘行醫初衷,才能建立起口碑,走的更遠,「把品質做得更好,就能服務更多的人」。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長照愈顯重要,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於南投經營診所及長照據點,擁有家醫科、急診科等專科執照的他表示,中南部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相信許多醫師搶食長照市場,不再死守大型醫院;目前長照重點為長者生活照顧,而非醫療照護,日後醫養勢必合一,挑戰頗大。
小兒科醫師陳俊宏在台中東勢經營長照據點,他鼓勵醫師們勇敢地走出診間,參與居家訪視,才能真正了解病人致病的原因,例如,肥胖者係因為家中烹調不便,經常吃白米飯配罐頭;反覆肺炎患者可能是居家環境髒亂所致。
更多udn報導
多數人沒注意!行李箱標籤牌這樣放「個資被看光光」 空服員揭防範妙招
外國人別批台!他指這2點是「台灣信仰」戳到就爆炸 網駁:哪這麼玻璃心
沒搶到是好事?iPhone 15 Pro爆陷2大問題 這2色「實機看起來更髒」
老師要求找異性填婚姻計畫書! 單身大學生崩潰「我遇到最難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