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昭能觀點:審查機制「卡卡」,學術創意幾近「窒息」!

台灣藝術大學藝政所教授廖新田11月8日在蘋果日報專欄撰文指出,收到科技部電子郵件邀請參加「科技部補助計畫審查機制改革諮詢座談會」,未料北中南東4場均已「額滿」!當本人將此項訊息置入Facebook社團「對科技部, 你沒有沉默的權利!」不久,也收到眾人的相同抱怨。難不成正如社團成員懷疑的,此項諮詢座談會只是為了「特定人」辦的?難怪接到邀請函的(包括本人)會有科技部「打假球」之感!?

果真如此,這也只不過是當前台灣「學術發展問題」的小插曲,更重要其實是廖教授文章標題所示,「計畫審查機制出了什麼問題?」他指出,許多藝術研究的同道都已經不再申請科技部計畫,寧可選擇積極參與藝術論述與研究活動,原因是讓人極不愉快的被審查經驗。一位資深藝術界大老對他當頭棒喝地說:「何必讓外行人對我們的研究計畫說三道四,駁回的理由又讓人啼笑皆非。」還有一位學界朋友說,提案如果被拒絕,絕不看評審理由,因為既無建設意見,只有情緒受傷;他在台大讀博士班的指導教授常說,「每年的作文比賽,沒啥意思。」

誠如廖教授進一步說,同儕審查本是學術常態,而勝敗乃兵家常事,也不足為奇;怪的是面對科技部計畫審查機制,我們周遭似乎是怨聲載道者多,甚至有如夢靨一般。

試問此說言過其實了嗎?Absolutely not!又如此難堪的學術審查經驗,僅僅只是藝術研究領域人專屬的嗎?Of course not!

話說從頭!

近年來科技部補助計畫的審查機制常常受到外界質疑,科技部長陳良基提出8個方向,問題是「對症下藥」了嗎?Not quite!

是的,我們的研究計畫補助早該「重視原創性及研究目標產出成果效益」,科技部應該即刻「強化審查機制,鼓勵原則及實務應用計畫」,問題是「調整審查委員遴選機制」、「新增新興/其他領域學門」、「鼓勵新進學者提出多年期計畫」、「專注投入重大政策性專案計畫」、「重新定義傑出研究獎」及「舉辦審查講習會」(2017-11-08聯合報記者林良齊即時報導),學術審查機制問題就解決了嗎?我們的學術研究就有了「原創性及研究目標產出成果效益」了嗎?

唉!醫師治病有賴正確診斷,解決台灣當前高等教育或學術發展困境何嘗不然?

報告陳部長:「重視原創性及研究目標產出成果效益」,不能只是希望“鼓勵”「研究人員如何摒棄跟隨式的研究主題及過分重視論文發表的心態」;要“引導”計畫主持人追求計畫研究主題的「原創性」及「外部公益性」,也不是您說了算!即使把申請書納入研究原創性、實務應用績效等“文字”,也不足以「強化審查機制,鼓勵原創性及實務應用計畫」!

科技部長陳良基(陳明仁攝)
科技部長陳良基(陳明仁攝)

近年來科技部補助計畫的審查機制常常受到外界質疑,對此科技部長陳良基提出8大方向。(資料照,陳明仁攝)

針對為人詬病的「審查機制不公開」,科技部將「調整審查委員遴選機制,主動公開審查委員名單」,並邀請更多50歲以下的學者加入,傳承並學習資深學者經驗,同時導入年輕創新想法,提升審查品質。就這樣子而已?顯然官員還是看不清問題的真相!

學術審查機制問題的真正關鍵,其實是「審查重點與原則」!首先,為什麼人文社會研究表現佔分50%?為什麼其他不同領域的佔分40%?為什麼鼓勵新人「可以」佔分30%?重點是他們真的比較容易通過審查耶!(助理教授通過率反而高過副教授)足證如此配分,對計畫申通過與否至為關鍵,官員們看到了嗎?

再者,研究計畫審查重點為什麼要如此看重計畫主持人過去的研究表現?專題研究計畫審查究竟是研究計畫「潛質(研究價值與可行性)」評量?還是計畫主持人過去學術成就的評估?以過去的學術成就評量研究計畫的未來潛能,猶如以成就測驗測量學生的性向甚或智力(學習能力),真的是不倫不類!

試問國內外哪些研究計畫審查如此「看重」計畫主持人的「過去」研究表現的?難道「不此之圖」,就難以「客觀」評估計畫主持人執行計畫的能力嗎?台中教育大學教授楊志堅(2016)曾經指出,「國內學界重量級大老在國科會召集人會議中指陳,如果推薦的初審、複審委員,僅能計算量化指標大小,不能實質閱讀、裁判計畫書的學術內涵優劣,這些初審、複審甚至根本不能適任。」不是嗎?

重點是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旨在「補助大專院校及學術研究機構執行科學技術研究相關工作,以提升我國科技研發水準」;獎勵研究成果傑出之科學技術人才,另有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遴選機制,不是嗎?

還有「個別型研究計畫審查重點」,「研究表現」佔分50%,已經嚴重壓縮了「計畫主題之重要性與創新性、研究內容與方法之可行性、預期完成之項目與成果及經費與人力之合理性」的評估值,不是嗎?因此,賦予計畫主持人過去的研究表現這麼大的權重,不僅使得「重質不重量」研究者居於競爭劣勢,也阻斷了不喜歡追逐「研究時尚」的「少數人」及其研究創意;難怪每年動用200億元科研經費,通過學術審查的超過1萬4千件研究案(含補助案),「原創性及研究目標產出成果效益」始終出不來!即使「新人」研究表現的權重調降至30%,只是有助於提高通過審查的機會,對於研究的「創新性」或「原創性」的壓抑效應依舊存在!

進一步就研究者「個人的利害關係」論,我國大學教授學術研究絕大部份仰賴科技部研究計畫補助,能否獲得科技部研究計畫補助,不僅影響當年度研究能量,也因此影響了爾後的論文發表量。換言之,如果未能獲得科技部補助,將顯著降低未來的學術生產量;根據現有審查機制,還會進一步降低未來3年獲得研究計畫補助的可能性。至於獲得補助的不僅學術生產力增加了,未來再獲得研究計畫補助的機會也將提升,還可以因此累積的「實力」,據以向相關政府部門申請「額外」的專案計畫經費挹注;分別在如此良性與惡性循環作用下,獲得與未獲得補助雙方的學術生產力差距,將加速擴大;教授同仁之間學術研究資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於焉形成。

因此,「研究表現」佔分50%,還促成了學術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其中最關鍵的因素無疑是審查委員的評分方式問題。雖然現行作業強調多元評量,也說不再斤斤計較「三I」點數,然而還是得仰賴委員「自由心證」給分,不是嗎?尤其學者們根深蒂固「文人相輕」乃至於「自以為是」心態,事到如今依舊是學術審查(包括專題計畫審查、期刊論文審查、教授升等審查)的致命傷!學術審查機制關係如此重大,既得利益者當然緊抓住不放。再者,台灣學術資源有限,通過率因此不得不設限;偏偏學術圈狹小,各領域甚或次領域研究人員有限,人情關係又特別嚴重(本土心理學研究重要發現),學術審查機制因而始終看似匿名,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看似透明,其實「敵暗我明」;審查計畫,如果支持別人,勢必損了自己人,學術圈多少人有此大肚量呢?

換言之,在這樣的「學術生態環境」中,計畫主持人過去的研究表現佔分50%,有意無意地乃成了保護「既得利益者(研究量產、人際關係圈內人)」的機制,學術界拉幫結派(學閥)乃至於近親繁殖問題也應運而生!學術審查機制關係如此重大,科技部怎能「視而不見」呢?

總之,醫生看病有賴正確診斷,解決我們學術發展困境,當然得看清楚問題的真相。重點是科技部學術審查機制「卡關」,台灣學術研究創意「窒息」,國際競爭力因此每況愈下。為了改革補助計畫的審查機制,科技部除了11月8日在台北舉辦公聽會、13日將舉辦中部場、14日舉辦南部場、17日則辦理東部場,希望徵詢更多學者的意見作為未來變革的方向。此舉固然值得肯定,可惜事到如今,遭到「既得利益者」有意無意綁架的審查機制問題,陳部長的「8大方向」顯然依舊渾然未覺!徹底改革學術審查機制,科技部真的要加油啦!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相關報導
避免論文造假 科技部要求科研計畫申請者須上學術倫理課程
申請哥倫布計畫被「羞辱」 台大教授痛批科技部承辦人員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