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空氣中的隱形殺手,肺癌危機無所不在!

【民生頭條】52歲郭姓小姐,是一位外勤人員,多年來協助公司遞送文件,總是要騎著摩特車到各個客戶處送貨,經常性的呼吸不順暢,以為只是工作壓力的一部分。在姊姊今年篩檢出肺腺癌第一期後,也才意識到自己是高危險族群,趕緊做了癌症基金會的補助篩檢,發現了1公分以下腫瘤並趕緊切除。

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18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萬8784人,佔所有死亡人數28.2%,近十幾年不少名人皆因肺癌辭世,例如前立委盧修一、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以及藝人文英、鳳飛飛等。前副總統蕭萬長、現任副總統陳建仁、台北市長柯文哲太太陳佩琪醫師,都是肺癌患者。他們的共通點不菸不酒、生活正常、無癌症危險因子但是卻罹患肺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根據 2016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指出,空氣污染已成人類早死的第四個重要因素,近9成的全球人口生活在空氣汙染超標地區,這也導致了肺癌、心臟病、中風等疾病誘發,致全球經濟因空汙付出的代價隨即飆增至5.1兆美元。

汽機車廢氣多,歐洲逾40萬人早死於空氣汙染

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新光醫院醫療副院長高尚志醫師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2018年引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定義,將戶外空氣污染訂為人類致癌物,並提出長期暴露於PM2.5濃度高達35ug/m3的環境,肺癌的致死率恐提高到15%,PM2.5被WHO訂為一級致癌物的原因是因為PM2.5易附著汞、鉛、硫酸、苯、戴奧辛等致癌物深入氣管、支氣管,並且隨著血液到達人體的各種器官。

高尚志醫師說,除了我們熟知的PM2.5、PM10之外,空氣之中還有更多的危險因子。根據最新的歐盟報告指出2016年超過40萬的歐盟居民因空氣汙染而早死,而其最大的主因竟是因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

高尚志醫師更表示,台灣十大死因中,有七大和空氣污染密切相關,包括惡性腫瘤、中風、心臟疾病、高血壓、肺炎、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而肺癌更是其中關連較密切的。空氣污染物之種類繁多,除了常常聽到的PM2.5、PM10 之外,汽機車所排放的二氧化氮 (NO2)、臭氧 (O3),工廠燃煤、天然氣所釋放出的一氧化碳(CO)、硫氧化物(SO2)等,都對於肺部和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且有致癌的可能。高尚志醫師進一步的強調,這些汙染物質不只散佈在室外,室內的廚房油煙、懸浮微粒等,也都是要小心。

 

全台PM2.5僅東部地區(宜花東)符合WHO良好標準

賴基銘醫師說,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等,PM2.5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人體傷害源。PM2.5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是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可以輕易經肺泡組織穿入微血管而進入人體。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今年3月發布的2018年度平均空汙調查,台灣各城市的PM2.5濃度只有東部地區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良好標準,其餘縣市都淪陷。而台灣PM2.5有三成來自中國等境外汙染,七成境內產生。台灣北部的空氣污染主要來自交通,而中南部則主要是電力工業污染,因汙染源不同造成的傷害程度,以及導致肺癌的嚴重度也會不同。

對抗空氣汙染,從家裡做起

身處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高尚志醫師也強調,除了政府擬訂對策,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為自己和肺癌之間進行自我防護措施,降低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高尚志醫師提醒減少空汙的10項生活習慣包括:

1.保持室內潔淨

2.養殖植物

3.霧霾天氣少開窗,最好不出門或晨練

4.盡量減少家庭PM2.5汙染源,如燒烤、焚香、吸菸…等

5.外出帶專業防塵口罩

6.避免煎、炒、炸等傳統烹飪方式

7.社區綠能節約用電

8.校園體育課,空汙嚴重時應改於室內

9.讓小孩遠離汙染嚴重交通幹道

10.公共交通最放心。

台灣癌症基金會自2014年起,推廣「愛妳不肺力」-肺癌防治專案,在今年11月國際肺癌防治月,以全民打擊癌勢力-肺癌的概念,推出「愛肺小學堂」月月抽(活動網址:https://lovelungs.canceraway.org.tw),透過每月送出IBLE個人清淨機的大獎,鼓勵全台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的5大愛肺守則:攝取足量且多色蔬果的「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以及定期篩檢,確實做到整合性防癌。而有鑑於女性肺癌人口的上升,也推出清寒/高危險婦女肺癌篩檢補助,鼓勵有經濟困難之40歲以上高危險族群女性申請「肺部低劑量斷層掃描篩檢」(LDCT)補助,積極照顧自己的肺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