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惹的禍!愛滋感染5年增57%

即使經過多年衛教宣導,國人仍普遍誤解愛滋病,感染者生活壓力大甚至部分有憂鬱現象。

愛滋不可怕,可怕的是人類的誤解和歧視!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國內截至8月底,已累積通報2萬7989例本國籍感染者個案,比5年前增加1萬163例,成長57%,可能原因是民眾長期對愛滋的誤解,間接影響感染者持續治療的意願。近期一份調查也發現,逾5成民眾不願和感染者同住、6成不瞭解如何相處。(影片/露德協會提供)


誤會難解!愛滋感染生存壓力大
台灣露德協會針對1156名網友進行「愛滋感染者相處大調查」,結果發現超過2成受訪者認為一起洗澡、泡湯或被蚊蟲叮咬,甚至是牽手、擁抱、親吻都可能被傳染;3成民眾不願意雇用感染者或與其一同工作;超過5成受訪者拒絕愛滋感染的理髮師、美容師或護士之服務;2成受訪者得知另一半感染愛滋後,選擇分手或離婚。
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包括血液、母子垂直傳染、針具共用和不當的性行為,一般的牽手、擁抱或親吻,甚至是蚊蟲叮咬並不會傳染,特別是蚊蟲叮咬的針狀結構,乍看之下與輸血用針筒原理相同,但實際上,愛滋病毒無法在蚊蟲體內存活,叮咬傳染的可能性很低。
此外,愛滋病毒怕熱和消毒水,離開人體30秒至3分鐘就會死亡。如果口水中的愛滋病毒含量極少且濃度不足,也不會經由非開放性傷口的皮膚侵入人體。
類似的愛滋防治和衛教宣導已持續多年,但仍有許多民眾對愛滋抱持極大的誤解和偏見。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就算調查對象不是一般人,而是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員,所得到的結論可能也差不多,代表國內醫藥進步,但國人對愛滋病的認識卻仍在原步踏地。


規律用藥病毒減量 愛滋病=慢性病
只要遵照醫師指示規律用藥,做好健康管理,愛滋感染者有機會像罹患慢性病的一般人,維持正常生活,但民眾的誤解和社會氛圍的不友善,會間接影響感染者穩定接受治療的意願,增加治療的複雜與困難度。
除了不友善對待,藥物的複雜性也是讓愛滋感染者放棄治療的原因之一。謝思民醫師表示,感染者開始接受雞尾酒療法後,平均12至24週內可使血液測不到病毒量,讓抵抗力止跌回升,減少病發和其他病菌感染的風險。
雞尾酒療法進化 藥物簡單化是趨勢
不過,接受抗愛滋病毒雞尾酒療法的感染者,一天至少需服用3種以上抗病毒藥物,早期每顆藥僅有一種抗病毒成分,且單顆藥物劑量低,感染者一天就要分次按時吞20顆以上藥物。謝思民醫師表示,這方法雖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增殖複製,但服藥方式卻相當「不人道」,許多感染者因而放棄治療。
因此,服藥簡單化成為雞尾酒療法的新趨勢。謝思民醫師表示,目前已有三合一式的單錠抗愛滋病毒藥物,每天只要吃一次、吃一顆,可大幅提高持續性服藥和治療的意願。不過,這類單藥錠處方藥物能否長期規則服用,仍需經醫師根據其體質、生活習慣、工作型態等項目做綜合評估再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