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民所得評審會

工商時報【于國欽】 經濟成長率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實質成長率。從生產面而言,GDP係一特定期間一國社會因研發生產、服務提供所創造的附加價值(value added),可由農、工、服務業3大部門算出各業附加價值再加總。 ■從需求面也可以統計出GDP,需求面不是用附加價值的方法去計算,而是用最終需求去計算,例如麵包、手機、保險服務等賣給消費者是屬最終需求,麵粉、螺絲、布匹可能是中間投入,未必是最終需求。 日前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上半年經濟成長率2.39%,並調升今年預測值至2.11%,多數人都知道這份統計及預測是出自主計總處,但可能很少人注意,這份資料在發布之前得先經「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審議,這個評審會從何而來,值得一敘。 國民所得統計就是國家總體會計帳,如同企業所編的財務報表一樣,其重要的結果如經濟成長、國內生產毛額(GDP)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數據,然而編算與預測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編算GDP除了要蒐集企業會計資料、政府農工部門統計及央行國際收支帳之外,每隔5年還要參考普查資料修正。 1946年國民政府還在大陸時,曾邀請國民所得統計之父顧志耐(Simon Kuznets)協助編算,1948年也曾由主計處會同中研院、中央銀行等單位組成「國民所得聯合研究會」籌編國民所得統計,惟隨後國共內戰,舉國動盪,計畫因而中輟,那是一段漫天戰火的歲月,也是國民所得統計的空窗期。 今天台灣經濟成長率多少?各預測機構年初的預測可以百家爭鳴,但到年底則萬流歸宗,由主計總處拍板,因為主計總處的數字是統計出來,而不是預測出來的。例如去年GDP(國內生產毛額)17.3兆元是綜合生產、支出及所得等帳表,依據聯合國的國民經濟會計制度編算而得,因此可以與日、韓、美、歐相互比較。 統計版本曾「鬧四胞」 不過,有趣的是,政府遷台之初,由於兵荒馬亂,除了行政院主計處有編國民所得統計之外,美援會、經安會及中研院也自行編算國民所得統計,總計有4個版本。那時台灣經濟成長率多少?每次得參考4個版本,實況究竟如何,各唱各調,無從得知。有鑑於此,政府於1965年成立「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綜合各方專家意見,由主計處編算,4個太陽變成1個太陽,國民所得統計始獲統一。 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議每季召開1次,由與會者會就當前經濟情勢與統計結果交換意見,以做為日後修正的參考。如今主計處可以在每季結束後兩個月內公布GDP初步統計,早年可沒這麼快,在評審會未成立之前,GDP只有年資料,而且1964年的數字要到1966年2月才編出來,落後14個月之久,這是今天很難想像的事,不過在那個戰雲密布、資料短缺、沒有電腦只能用算盤的年代,能夠如此,已屬不易。 走衰的經濟奇蹟 令人好奇的是,政府遷台初期編出來的國民所得統計,所呈現的台灣經濟如何?根據主計處早年的資料,1951年的GDP只有新台幣123億元,10年後達700億元,再10年後達2,637億元,至1981年已達1.8兆元,這30年的平均經濟成長高達9.1%,所得快速增加,被譽為經濟奇蹟,在四小龍裡更經常名列前茅。 國民所得評審會設置已逾半世紀,見證台灣經濟由弱而強,由盛而衰,如今經濟成長保1、保2,有人認為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然而,此一說法並不準確,過去5年我們有4年低於全球經濟成長,4年低於韓國經濟成長,3年低於美國經濟成長,這說明我們經濟低迷並非經濟發展的必然,政治紛亂才是台灣由盛而衰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