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套做一套 削弱香港人對政府環保政策信任

賽事期間垃圾量激增,與香港政府宣稱的減廢目標背道而馳。(圖:綠色和平)
賽事期間垃圾量激增,與香港政府宣稱的減廢目標背道而馳。(圖:綠色和平)


相比之下,香港啟德體育園這個全新場館,不僅未能提供類似的重用杯系統,反而依賴大量即棄紙杯,導致垃圾量激增。根據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的調查,七欖賽事3天內共使用了約86萬件即棄餐具,其中即棄紙杯佔了51萬隻,約佔總數的六成。如此龐大的垃圾量,無疑與政府所宣稱的減廢目標背道而馳。而網上亦有好多比賽後各種垃圾遺留在觀眾區的照片,在體育園區首次舉辦活動辯論看到政府的準備有何不足。

此外,香港場館對自攜容器的全面禁令也顯得極不合理。許多國際場館允許觀眾攜帶空的重用水樽入場,並提供免費飲水機以減少瓶裝水的使用。然而,啟德體育園不僅禁止觀眾攜帶容器,還強迫其使用場內的即棄紙杯,完全忽視了可重用容器的便利性與環保效益。


啟德體育園主場館禁止觀眾攜帶水樽進場。(圖:綠色和平)

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角色。環保署聲稱,賽事前已向主辦方分享了減廢指南,並且鼓勵採用重用餐具。然而,這些建議最終並未被落實。環保署還表示,賽事期間已實施了一些廢物管理措施,例如引入廢物分解系統處理廚餘和紙類廢物,但這些措施顯然無法抵消86萬件即棄餐具所帶來的環境負擔。

從政策層面看,政府近年來一直以減少即棄塑膠為目標,推動各種所謂的「環保」措施。然而,當這些政策真正面臨考驗時,卻暴露出執行層面的巨大問題。政府和主辦方一方面鼓吹環保理念,另一方面卻在實際操作中一再妥協,甚至採取違背環保初衷的做法。這種「講一套、做一套」的現象,不僅削弱了公眾對政府環保政策的信任,也讓人質疑香港是否真的致力於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此次七人欖球賽的環保爭議,不僅是一次政策執行的失敗,更是對政府誠信的拷問。從禁止自備容器到雙重標準的貴賓待遇,再到與國際場館的巨大差距,每一個細節都反映出政府在環保政策上的虛偽與錯誤。這場原本應該展示香港環保成果的國際盛事,最終卻成為了揭示本地政策矛盾與執行漏洞的一面鏡子。

當我們再次聽到政府宣稱要推動環保或減廢時,不禁要問:這些承諾究竟是為了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還是僅僅為了迎合國際輿論而做出的表面文章?香港的環保未來,需要更多的實際行動,而非空洞的口號與形式主義的政策。

作者》小蟻人 香港青年。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香港積極推動環保政策 一場賽事暴露矛盾與荒謬
北韓軍艦下水翻船 令人想起文革中的風慶輪事件
國安萬能通行證 更多書籍持續遭香港政府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