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雜誌6月號出刊

工商時報【台北訊】 19世紀初,英國為了改造監獄裡頑固的囚犯,發明了名為Treadmill(跑步機)的巨型裝置,讓20多位犯人在上面踩踏,磨坊就不停的轉動,耗光犯人的精力,這個「恐怖引擎」就是一台《理想的刑具》,它於1913年被裝上「傳送帶」之後,逐漸改良成為都會的健身時尚,詳見《讀者》雜誌6月號。 本期的精彩話題還有:劉墉以美國第一位華人部長趙小蘭的父母和姊妹們為例,說明《家的向心力》;吳曉波寫《拒絕轉型的瑞士鐘錶匠》們,創造了一個個頂級的世界名表;萬維剛寫《為什麼優等生不能改變世界》;何帆和孫允廣聯手分析《未來30年,奮鬥能改變命運嗎》;吳軍寫《信息時代的收入定律》。各國名家的文章則有:向田邦子的《行禮》、美國作家馬修•凱利的《所有人都是天才》、美國作家喬恩•克拉考爾寫《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愈有堅決的耐力、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寫《最好的誘惑》、德國作家黑塞寫《我愛我自己的敏感》…,共50多篇,值得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