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登革熱病媒蚊不孕 國衛院防疫添利器

國衛院媒蚊傳染病防治中心培養的斑蚊。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衛院媒蚊傳染病防治中心培養的斑蚊。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灣經歷多次登革熱疫情,八年前,本土登革熱病例多達四點三萬例,光是台南就多達二點二萬例,疫後隔年,政府委託國衛院於台南成立「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簡稱蚊媒中心),研究如何抑制登革熱。團隊成功培育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讓病媒蚊不孕,減少登革熱疫情;國衛院持續進行研究,待後續與地方政府與國衛院研議是否釋放沃爾巴克氏菌蚊。

目前防堵登革熱最有效手段為清理孳生源,避免有積水容器讓病媒蚊孳生,但這得靠全民有意識努力,才能阻斷登革熱。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助研究員劉韋良表示,沃爾巴克氏菌可抑制病媒蚊數量及影響病毒的表現,讓人類感染登革熱病例減少,而帶菌蚊防治法,可分為「抑制型」及「取代型」,兩者各有優缺點。

劉韋良說,會叮咬人類的蚊子僅有母蚊,抑制型是利用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公蚊,讓野外母蚊變成不孕,缺點是要一直釋出大量的帶菌公蚊成本高,優點則是,環境中的蚊子,透過抑制型防制法,數量逐漸減少,一般而言接受度較高。目前新加坡與美國就是採取「抑制型」防治法。

「取代型」是釋放帶菌的公蚊與母蚊,帶菌蚊可以抑制蚊子體內的登革病毒複製的速度,進而降低登革熱的傳播速率及減少人類感染的效果。

劉韋良說,取代型成本較低,釋放時間較短,六至八個月就可觀察成效,在澳洲、越南、印尼都有不錯效果,目前地方政府建議採用此方法。

編輯推薦

登革熱烏龍警報讓台南開山里暴紅 這裡有正港的「蚊子館」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台灣餐館驚見每桌都擺「迴紋針」 外國人得知真實用途好吃驚
最希望肯德基哪項商品重出江湖?饕客敲碗「1經典」:好吃到忘不了
糗!女星P圖「忘了這處」露餡 真面目現形2大硬傷太難堪
資生堂千金整容20年 解決石頭奶再爆問題嘆「這部位無感」

看更多相關新聞
埃及斑蚊都市化 台南、高雄易淪陷
登革熱症狀像新冠 高齡族群要警覺
防堵登革熱!南市教師扛責 校內有孳生源、教職員在校感染將處分
滅登革搞烏龍!控私闖民宅「複查」噴藥 證實疾管局人員
登革熱全球化 日本「抹油」嚇跑蚊子 防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