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幼雛、蜥蜴與松鼠──離我們很近又陌生的「都市生態」

作者:山夢嫻(教育工作者,2016年「新北市生命教育深耕」New Life教師)

筆者在2012年,曾經想於新中和社區大學開「都市生態與生命關懷」的課程,但由於當時國內對於生態,還停留在「遠離都會區、擁有較少的建築、與較天然的環境」的想像,因此,很可惜的,這門課並沒有開成。這也代表著「都市生態學」還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仍需持續推廣。

「生活在這個都市叢林中高樓大廈似綠蔭,擁擠的車潮與來來往往的行人,就像是在森林裡活動的生物。『大自然』彷彿離我們好遠、好遠。但你知道嗎?其實自然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們。」

上面這段文字,是當初開課的文宣內容,不知能否讓讀者腦海中出現一些生活畫面呢?以下文章,筆者將分享近十年來,進行都市生態觀察紀錄的一些反思,期許對讀者關於「環境與自身」連結的思維,能有所啟發。

***

都市生態學(Urban Ecology)可回溯到1920年代,由芝加哥大學人類生態學派,採取社會生態觀點,主要探討人在都市過程中的作用,而非人與環境生態之間的關係。

直至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人與生物圈計劃(MAB)提出生態城市(Ecocity)的概念,並展開一系列關於都市生態系統的研究,才進而引起國際間近三十年的研究風潮。

在台灣有關都市生態的研究,亦可從「城鄉生態」的研究中窺得一二。究竟城市 (City)與都市(Urban)差異在哪呢?City早期是指由城牆所圍起治理的範圍空間,可比做國內的行政區域。而Urban可視為形容詞「都市的」,代表生活在都市的範圍。

由此可知,生態城市即是採用都市生態系統的觀點,以落實永續發展策略的城市。本文的「都市生態」是指都市化(Urbanization)的環境生態。

看見野生動物與流浪動物間的衝突

筆者於2007-2011年在林業試驗所(簡稱林試所)工作時,觀察到多數生態研究人員,較喜歡至未開發或天然的環境裡做調查,不太願意進行都市的生態研究。

從訪談中了解,可能原因有:

(1) 都市化區域的生態系統,受到人類干擾的因素過多,被視為未具有研究價值;

(2) 跟研究人員的專業背景與人格特質有關,研究者多偏好沒有人類的自然環境;

(3) 當時國內關於都市生態的研究趨勢,多集中在社會科學領域或為都市規劃與施政評估的方向。

雖說如此,但筆者卻在人口稠密的都市環境裡,發現許多人與動物互動的有趣現象,進而開始關注都市裡人與環境的關係,並嘗試紀錄都市生態的影像。首先觀察到的,便是野生動物與流浪動物間的衝突。

2009年的夏天,當時我在台北中正區的公園進行研究。那時有一對綠繡眼正在育雛,因為築巢的位置並不隱密,所以吸引了很多民眾在步道上圍觀與攝影。

不過三天之後,人群突然消失了,原來擠得水泄不通的步道,只剩下兩、三位民眾,因為鳥寶寶不見了。我很好奇,便請教當時仍在現場的民眾留下來的原因,才知道他們繼續等待,是想觀察鳥爸鳥媽,接下來是會另闢居所,還是再產下一窩。

關於鳥寶寶不見,這些群眾的說法是「被貓吃掉了」。會這樣推理,是根據他們拍鳥的這段期間,一直有隻虎斑貓會從樹下經過,所以這是他們的「合理懷疑」,但沒有人親眼目擊。我還深刻記得,民眾提到這隻虎斑時,大家咬牙切齒的神情。

當時我心中存著一個大大的疑惑,那就是即便貓會爬樹,但鳥巢築在樹枝末稍,以貓的體重來說,樹枝不會斷嗎?以及,有無可能鳥寶寶是被偷了?或是被狂風掃下來了?其實有很多可能。

我就像個急於破案的偵探,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持續關注這件事情。後來破案的曙光出現了。由於當時我不斷在場詢問,消息很快傳到一位志工老師的社群裡。事發後的第三天,我收到一封來信,這位老師剛好拍到鳥寶寶失竊的經過,真相大白了,原來兇手是斯文豪氏攀木蜥蜴!

這實在太叫人意外了,因此這張照片深深震撼了我,讓我體會到,人在大自然面前,一定、一定、一定要謙卑(很重要所以說三次)。這個故事,後來也變成我後續教學與演講的內容。

綠繡眼親鳥與叼走鳥寶寶的攀木蜥蜴(伍曼卿攝)
綠繡眼親鳥與叼走鳥寶寶的攀木蜥蜴(伍曼卿攝)

***

「原來鳥寶寶竟然是被蜥蜴吃了!」這個真相狠狠打擊了我生命科學系(生物系)畢業的專業信心,也衝擊著我原先對生態的認知,但卻啟發了我對都市生態的興趣。

後來,我開始尋找相關文獻,在過程中,驚覺國內以自然生態觀研究都市的研究寥寥無幾外,以生態學方式研究流浪動物者,更是付之闕如。

這也讓我思考到,都市中人,是否也因此將人居的環境自外於自然、與大自然切割,並且習慣從人的觀點,去解讀各種生物的本能與習性,甚至漸漸忽略了許多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命呢?

回歸到教育層面與科學求真的精神,許多我們尚不知道的自然現象,還是要透過基礎研究與實驗來了解。尤其當時的我也很好奇,「都市裡的流浪貓平時在做什麼?活動範圍有多大?」

記得我還特地跟自己的研究室,借出僅有3克的無線電發報器,嘗試黏在項圈上,讓流浪貓戴上,想對牠進行長期研究。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平時很溫馴的黃貓,戴上項圈便暴衝了!最後跑離我們的視線。

經過輾轉難眠的一夜,幸而隔天一早,我就看見牠在公園裡趴趴走,我也透過儀器找到遺落在灌木叢被掙脫的項圈。後來又嘗試戴在另外兩隻流浪貓身上,也都失敗收場。放棄的主因是擔心造成牠們的心理負擔。

後來我又想知道,「都市裡的流浪貓,是不是會跟人類一樣,白天活動,晚上休息?」於是我又跟隔壁研究室,借了3台紅外線感應照相機,放在貓經常出沒的地方。

但因為架設的照相機太少,實驗結果只有三種:沒有貓影、貓只是路過、缺乏貓的完整行為。最後也因儀器無法久借,只能感激地默默歸還而放棄研究。

我因為五色鳥的研究工作,曾經從樹上摔下來,傷到尾椎,因此離開了野外調查工作,這一摔,也讓我摔進了教育領域。

事隔三年,不死心的我終於因為一通台北市動保處的電話,下定決心,在2012年邀請對動物行為觀察有興趣的志工,自發性推動「浪貓狩獵行為調查研究」。

這通電話內容是,有民眾向動保處投訴,「公園裡的貓吃鳥,這該怎麼辦?要去抓貓嗎?」由於筆者當時投入許多當地志工活動,也跟動保處同仁分享過流浪貓與野生動物衝突的觀點,所以他們向我反映。

「究竟都市人如何看待周遭的他種生命?看待都市流浪動物與野生動物的生存問題呢?」抱著這樣一顆想替動物「去汙名化」的心,我義無反顧地投入狩獵行為的研究裡。

浪貓狩獵行為觀察訓練 (作者提供)
浪貓狩獵行為觀察訓練 (作者提供)
2013年狩獵行為分享會 (作者提供)
2013年狩獵行為分享會 (作者提供)

動物行為調查是一件非常耗人力的工作,在調查前需嚴謹定義動物的各種行為。初期的人力可能因為不熟悉流浪貓的行為,因此需要經過兩週的觀察訓練。

且調查記錄的確認及行為判定標準,都需與學術研究計畫訂定的一樣,這樣的記錄才能作為分析資料。

不僅如此,我在調查規範裡亦明定:「如果看見流浪貓叼著獵物,但卻沒有目擊到牠的狩獵過程,都不能紀錄口中獵物是牠所獵捕而來。」當初我會特地提醒,行為觀察紀錄要眼見為憑,是有事實及經驗根據的。

吃螞蟻的貓 (作者提供)
吃螞蟻的貓 (作者提供)

我曾在一場都市環境教育的志工培訓分享過一個案例。有位民眾見到園區一隻流浪貓,叼著一隻松鼠屍體,他快速衝到正在紀錄行為的志工面前大吼:「你們做的是什麼調查?都沒看見流浪貓正在吃松鼠了嗎?為何不制止?」

還不待這名志工向民眾說明,遠遠就聽到另一位志工的呼喊:「你們有沒有看見一隻叼了松鼠的虎斑貓?」接著他用非常驚奇的語氣說:「我剛剛在觀察記錄牠的時候,沒想到樹上突然掉下來一隻松鼠屍體,嚇到牠,也嚇到我了。」

「在我後面拍鳥的民眾說,是樹上的鳳頭蒼鷹正在吃松鼠,結果失手掉下來,就被貓叼走了,讓這隻貓撿了個便宜呢!」

從這個實例可知,即便在現場,有時我們都只能看到「片段的真實」;更何況若帶著刻板印象,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深入了解的機會。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前輩陳一銘老師的支持,在研究中給予諸多協助,讓2012年至2013年夏季,邀請公民一同參與的這項科學調查研究,不僅留下了流浪貓的行為資料,也改變了許多人對流浪貓的認知。

有一位參與調查的志工郭麗娜老師來信寫道:「我平均每週做一、二次『貓調』。原本對園區的眾貓不是很清楚,僅只於蜻蜓點水,現在覺得這種調查挺有趣的。過去我對貓沒什麼認識及好感,只因喜愛戶外調查而參與貓調。沒想到貓咪的世界還蠻迷人的!」

另一位讓我感佩的志工金允中老師,則是於颱風天後,在跟著貓移動時,不慎被倒下的樹枝刮破腿,他為了追求詳實記錄,仍舊堅持要調查完,才願意處理傷口。

這個研究不僅觀察流浪貓的狩獵行為,也觀照了人與貓、貓與貓、貓與其他生物的互動,記錄下許多生命故事。同時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在都市裡,人對於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其實十分複雜。

記得小時候,我們常常在書中看到「大自然真奇妙」這樣的形容,這句話說得真好,因為在都市生態環境裡,自然並沒有遠離我們。

我認為,公民科學的精神就像是拼圖一樣,集結眾人所看見的,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的真實。台灣的土地上,還存在許多的議題,需要大家一同關懷,因為我們都不是局外人,對嗎?

想研究都市生態,或接觸公民科學,從何處著手呢?我建議可以先上網搜尋感興趣的主題,不論是環境或生物都很好,重點是你跨出了第一步。

此外,筆者近兩年與林試所葛兆年博士的團隊合作,將康乃爾鳥類研究室教材"Most Wanted Birds",進行翻譯與在地化,並共同發展出《鳥類偵探社》這套適合青年學子的都市鳥類公民科學課程與教材,2016年試教調整後,現於國內校園已正式啟動。

欲知鳥類偵探社的二三事,我們下回分享。

2016年鳥類偵探社課程發展研討會 (作者提供)
2016年鳥類偵探社課程發展研討會 (作者提供)
徵召五色鳥公民科學家 (作者提供)
徵召五色鳥公民科學家 (作者提供)

動物當代思潮」,跨域討論各項動物保護議題,並與國外經驗相互檢證反省,期使台灣「動物保護學」能持續成熟茁壯。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