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價值反映社會 中研院辦特展

海地人民使用政府沒發行過的「海地元。」(photo by 蔡旻豪/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蔡旻豪台北報導】「錢的意義其實是文化界定的。」貨幣特展22日登場,並引用歷史學家帕里與布洛赫文中闡述,貨幣的價值取決於政府與人民對於它的認定,「貨幣是不斷動態協商的過程。」 策展人郭佩宜也以「協商貨幣」一書舉所羅門群島Langalanga人的動態貨幣為例,當所有人都認為貝殼是有價值時,它就具有交易價值。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2日在「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特展提到,錢本身不具有任何效用,是透過社會賦予與人的互動關係,以及如何去界定的範疇,這物品才具有真正的貨幣價值。特展特別舉例,如錢幣、貝珠常在某地是貨幣,若到了另一個地方或另一個場合就成了裝飾品。透過展覽中一幅幅直列的硬板,有條有理地帶領民眾進入奧妙的貨幣世界。

從特展中兩名皮膚黝黑的Kwaio人交易圖說中可以看到,所羅門群島的Kwaio人堅持貨幣自主,拒絕殖民者帶來的宗教、貨幣和制度。他們透過範疇區分,限制「國家貨幣」進入傳統領域。外來幣必須先轉換成物品,再換回傳統貨幣,建立一道「防火牆」來保持自主的貨幣。

郭佩宜認為,透過展示給人反思,貨幣的價值認定取決於它和當地社會的關係程度,當官方和人民都認可它的價值所在,即使是在台灣沒人要的貝殼,到了別的國家就變成了炙手可熱的貨幣。

此外,特展透明玻璃櫃中也展示了國家海地政府發行的貨幣「海地古德」。但當地人在算錢時卻習慣用「海地元」,其價值是海地古德的5倍。海地政府從沒發行過「海地元」,那是海地居民虛擬想像的貨幣單位。雖然政府於2007年起強制禁用,但「海地元」在民間使用仍然很頻繁。

特展更想表達出,國家可以透過「有形的手」來操控貨幣,調控貨幣升貶。但透過市場機制「無形的手」來決定貨幣價值高度到哪,仍然是由社會關係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