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與技術:美歐結盟能否抗衡中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冠疫情引發芯片危機。2020年春季,電子產品需求猛增,生產商警告稱半導體緊缺,而這是從智能手機到汽車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

他們的預警果然應驗:在之後的幾個月裡,芯片缺貨造成大量工廠生產線停工。科技企業推遲產品發布日期,電腦供貨延遲數月之久。

從華盛頓到柏林,政治人物們紛紛呼籲生產芯片的主要國家優先完成本國訂單,擔心芯片缺貨給經濟帶來嚴重影響。

不過他們也只能呼籲一下而已:全球芯片生產商屈指可數,產量難以迅速提升。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美歐伙伴關系"

一年半後,芯片供應依然緊張,導致類似汽車等行業的生產受到嚴重限制。因此,制造更多芯片成為周三(9月29日)在匹茲堡進行的首次"歐美貿易和技術委員會"上,歐洲和美國官員討論的最重要事項,

"我們致力於打造美歐伙伴關系……設計和制造功能更加強大和有效利用資源的半導體",白宮發表的一份聲明中如此表示。

"貿易和技術委員會"上討論的其它議題還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原則;如何在日益混亂的數字世界中加強網絡安全以及如何在國際範圍內推進共同技術標准。

此次會議由歐委會執行副主席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歐盟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共同擔任主席。

達成共識談何容易

參與會議籌備工作的歐美官員表示,對於大西洋兩岸的政治人物而言,芯片危機讓他們猛然驚覺,技術對於掌握地緣政治主導權具有如何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相關對話的保密性質,這些官員僅願意在匿名條件下發表觀點。

但歐美要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上達成共識並不容易。

美國與澳大利亞和英國秘密商定核潛艇協議,撕毀與法國價值數百億歐元的訂單,這已經讓會議蒙上一層陰影。

美國和歐盟在如何監管新技術方面也已經多年陷入僵局。

布魯塞爾希望加強管控,認為這是保護歐洲公民基本權利的必要措施,而華盛頓則力主市場驅動、政府少干涉的策略,理由是過多限制會阻礙創新。

延伸閱讀:車用芯片短缺困擾美國 美參議員籲台灣多幫忙

斯坦福大學網絡政策中心政策主任瑪麗耶·沙克(Marietje Schaake)認為,達成妥協將有利於歐美雙方。

曾在2009年到2019年期間擔任歐洲議會議員的沙克表示:"如果美國和歐盟能夠更好的彼此合作,將成為相當強大的組合--歐盟會從美國的地緣政治實力中受益,美國從歐盟的權利和自由力量中有所收獲。"

"但是,這需要做出政治層面的協議--到目前為止,雙方並沒有真正進行很好的交流。"

一場"新冷戰"?

顯而易見的是,歐美這場會議的主要針對者是中國。

近些年來,中國一些科技企業躋身全球巨頭行列。這讓美國擔心北京很快將在部分特定的敏感技術領域獲取主導地位,並以此作為一種戰略優勢。一些觀察家由此認為,美中之間已經進入"新冷戰"。

在美國國內對華采取強硬態度獲得廣泛支持的情況下,拜登政府將"貿易和技術委員會"描繪為美國和歐洲可以聯合經濟和政治力量來對抗中國野心的一個平台。

延伸閱讀:芯片短缺現象繼續 汽車工業大受影響

但是歐盟官員則不厭其煩地強調,新的歐美聯盟應該重在彼此合作,而不是針對某一特定國家。歐盟迄今為止對中國采取相對不那麼具有對抗性的政策路線。原因之一是,27個成員國中的部分國家與中國擁有密切的經貿關系,在如何應對中國的問題上也有不少分歧。

德國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執行主任米爾德內爾(Stormy-Annika Mildner)表示,盡管如此,北京政府極權化色彩日益濃厚的領導風格引起美歐政界的警覺。

"雙方都感受到中國的威脅越來越大,更需要進行合作"。彌爾德內爾表示,這可能讓"貿易和技術委員會"比此前小布什或奧巴馬執政期間所展開的一些跨大西洋合作倡議有所區別。當年的那些歐美合作計劃也同樣雄心勃勃,但最後均未能收到實際效果。

"我們目前所處的世界與當時已經完全不同",米爾德內爾表示,"而中國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政府究竟能做些什麼?

雙方希望能夠加強合作的領域之一就是半導體生產。芯片雖小但生產過程極為復雜,包含數百道工序,需要數月時間。相應的工廠設施造價也相當高昂。

中國已經將盡快實現芯片制造全過程國產化定為頭等大事,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實現這一點。

這也是美歐官員對於中國企業在世界各地收購芯片制造相關企業憂心忡忡的原因之一。

在"貿易與技術委員會"上,官員們將研究如何對待半導體產業的外國投資。他們也將討論如何協調雙方在減少對於全球供應鏈依賴性方面所擬定的計劃。

延伸閱讀:芯片短缺壓力大 拜登命令審視供應鏈

智庫機構新責任基金會(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的半導體產業專家克萊恩漢斯(Jan-Peter Kleinhans)認為,美國和歐盟應該考慮如何在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方面進行更好的合作。

他警告稱,要解決全球芯片危機,政府所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

克萊恩豪斯表示:"是的,公共資金如果使用得當,能夠幫助建立新的產能。"

但是他補充表示,更需要拿出更多努力來解決目前的芯片短缺問題,比如增加全球供應鏈透明度或者阻止加劇危機的原材料價格上漲。

克萊恩豪斯表示:"這是只有企業才能做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沒有人真的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場危機。"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Janosch Del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