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周年宣布成立主權基金 台經院張建一:資金來源、管理單位中立性成關鍵

台經院院長、央行理事張建一20日表示,主權基金有其戰略必要性,但不適合動用外匯存底,央行也不應該是管理單位。(攝影/葉佳華)

520就職周年,總統賴清德在總統府談話拋出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由政府主導的國家級投資平台。對此,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受訪時表示,包括資金來源、管理單位的中立性都將是關鍵。

因應國際經濟戰略布局,賴清德就職周年宣布成立主權基金

賴清德總統20日就職滿一週年,上午他在總統府敞廳發表談話,向民眾報告一年成果與未來擘劃,其中,賴清德在談話中也拋出將成立主權基金。

賴清德指出,未來政府將成立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對外,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布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賴清德進一步解釋,政府現在提出主權基金的規劃,是基於國際經濟戰略的布局,要因應整個國際經濟情勢的變化,未來會通過立法,由政府掌握,主要是對外投資,會考慮前瞻性、必要性,還有協助國內產業在全球布局,現在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時刻。

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管理單位的中立性是關鍵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0)日舉行2025年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張建一被問到此議題時表示,主權基金當然有一些戰略性的目的,過去討論也非常多,包括是不是用外匯存底或是政府撥預算等說法,但他認為,實際上不太可能動用外匯存底,因為涉及會計科目的資產負債。

張建一指出,也有另外一種討論是,可運用政府的超徵稅收,由於台灣過去幾年的稅收都實徵數大於預估數4000、5000億,這個部分也許大家可以去思考,每年由超徵稅收裡面撥出一筆錢,來成立主權基金。

張建一認為,主權基金可以做,只是可能要注意2點,第一,主權基金的財源怎麼來,除了政府撥預算、運用超徵稅收,若希望央行出資,也要與央行溝通降低疑慮,或是由央行投資部分資金即可。

第二,主權基金的管理單位一定要中立,由於央行已經肩負金融穩定、穩定利率、物價穩定等重要任務,且央行成立目的也不是為了賺錢;但主權基金則是有戰略目的性投資,其目的就不相同。

整體而言,張建一認為,成立主權基金除了提高國家收益,賺到的錢也可用於有利國家經濟安全的政策,或投資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是人工智慧(AI)相關,但資金來源須符合政府規定,也要審慎評估利害關係人的疑慮,管理部分務必要中立,找專職單位執行,並接受民意監督。

若4100億特別預算通過,台灣GDP有機會保3

另外,行政院日前通過4100億元的特別預算,以支持產業與國土韌性。張建一也指出,倘若4100億元的特別預算通過,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有機會達到3%以上。

張建一說,4月下旬台經院公布今年全年的經濟預測,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為2.91%,但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暴衝超過5%,比預期好很多,第二季也隨著對等關稅的寬限期延至7月,因此預期今年上半年都會不錯,尤其前4月在AI伺服器拉貨之下,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暴增94%。

不過,張建一認為,後續還有美國對半導體關稅的232條款國安調查將要出爐,究竟美國政府會怎麼處理,屆時會再重新評估,但目前看起來,台灣經濟成長率大概是接近3%,隨著行政院提出4100億元的特別預算,如果朝野能夠有共識支持,屆時內需有機會進一步擴大,那麼台灣經濟成長率確實有機會拉到3%。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點出少數總統困境 應促政黨合作、朝野和諧
美媒曝哈瑪斯襲擊的動機 破壞以色列和沙烏地的和平談判
世界正在發生的兩件好事之一: 川普解除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 阿拉伯之春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