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鼎銘:如何找回私校的榮光?

月前學生團體針對大學學店的排名統計,引發社會關注,更造成排名中的學校反彈。但這些排名,迥異於其他競爭力、學術或就業的排名,反應學生對教學資源、住宿權益、教育商品化、校園勞權等辦學項目的關心。

這些指標顯現的,無非是學校到底有心無心辦學。生師比、每生圖書資料費、宿舍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日常學習核心的基礎需求,如果無法滿足,當然會被質疑。與學生學習相關的,教師也是關注焦點;多半私立學校,已無法多做選擇,只要有學生報名,幾乎全部都收。如此素質差異極大的學生,對教師日常教學的挑戰,外人很難體會。如此環境,學校若無法給予協助,明顯無心辦學。

這樣的指標,也會讓筆者憶及考大專聯考的年代,私立大學的半學聲望,並不輸給國立學校,當年的東海大學及輔仁大學即是著例。

20180721-2018大學博覽會場外,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公布「2018大學學店排行榜」,希望同學們在選填時要謹慎。(陳明仁攝)
20180721-2018大學博覽會場外,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公布「2018大學學店排行榜」,希望同學們在選填時要謹慎。(陳明仁攝)

大學博覽會場外,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公布「2018大學學店排行榜」,希望同學們在選填時要謹慎。(陳明仁攝)

東海大學是由美國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一九五三年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共同成立。一九五五年,招收第一屆新生,學生僅200名。東海當時即以美國文理學院的規格辦校,生師比低,尤以開架式圖書館聞名於台灣。以輔仁大學來說,筆者一九七四年就讀時,幾千名學生倘佯在三個不同特色建築的學院中,偌大的學園,讓學生感覺這才是真正的學習空間。

這二個學校當年能夠如此辦學,主要還是在於國外教會的無私捐資。筆者猶記得,當年于斌當校長時,常被開玩笑,每年揹著一個大布袋,到世界各國去募款。

但這樣的光景,如今安在哉?東海及輔仁這二個學校,前者學生數已近一萬七千名,後者則高達二萬七千名。這麼多學生,當年文理學院的理念如何維持?

這讓筆者想起,有位高校長輩曾告訴我的故事;他有二個孩子,女兒主動性強,最後去讀學生較多、班級較大的耶魯大學。兒子比較被動,被他送去全校才844名學生的哈維穆德學院(Harvey Mudd College),這個學校標榜「學生是他們一切所為的核心」(Students are at the heart of all we do)。

哈維穆德學院生師比8:1,學生98%住校。因為生師比低,教師對每位學生學習的掌握一切了然。對比台灣公私立大學的高生師比,私校的大班上課,教師其實很難照顧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

其中尤以私立大學學生更值得關注;原本就弱勢,更需要降低生師比,讓教師如實掌握學生學習的成效。但看看學生公布學店生師比排名的數字,就知道我們離現實有多遠。

美國頂級學院─哈維穆德學院(Harvey Mudd College)。(百度百科)
美國頂級學院─哈維穆德學院(Harvey Mudd College)。(百度百科)

美國頂級學院─哈維穆德學院(Harvey Mudd College)。(百度百科)

東海及輔仁雖然學生數變多,辦學還算認真,但更多的學校,此時想的只是東扣西扣,教學資源、學術及行政經費、甚或教師薪水都在刪減之列!辦學核心的教育願景及理想,已不如一年節省幾個億還重要!

民國94年立法院第六屆第一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教育部曾報告「各級私立學校管理及師資培育之檢討」,當時所臚列之私校違失情形,包括董事會席次買賣、董事會干預校務、董事不當支薪、土地購置、營繕工程、設備採購、財務缺口、獎補助款挪用、違規收費等等。這些結構性的問題,直至現在,仍然斷斷續續在發生。

上述違失情形會不斷發生,除了教育當局監管不力,難辭其咎外,大學本身失去辦學理想、無心於教育也是問題所在。此時此地,政府責無旁貸,應該確實了解當前私校種種問題,並提出必要的對策,協助私校找回當年的榮光。

這些問題及對策,近日陸續已有學者在不同媒體提出,包括董事會、大學法、私校法、財務監管、校長遴選、教師權益等等。不客氣地指出,幾十年來的老問題,到現在仍層出不窮,對於占百分之七十的私校學生來說,我們對得起他們嗎?(推薦閱讀:風評:台大沒有三個「脊梁性」,只有一根「脊梁骨」

*作者為世新大學前校長

相關報導
謝青龍觀點:從學店風波談台灣高等教育的集體墮落
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比荒唐還更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