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去年全年 陸前11月地方債破4.3兆人民幣

工商時報【楊日興╱綜合報導】 為穩住經濟增長,大陸今年頻繁發債,前11個月的地方債規模已逾人民幣(下同)4.32兆元,超過2018全年的4.16兆元,若加上大陸中央提前下達的2020年1兆元新增專項債,市場預計,短期應能明顯拉動基礎建設。 21世紀經濟報導4日指出,大陸今年前11個月共發行地方債券4.32兆元,完成全年任務的99%。其中新增債券、再融資債券、置換債券分別發行約3.04兆元、1.15兆元、1,429億元。 其實,大陸在前九個月就基本完成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期間發行3.03兆元的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占全年限額的98.6%,其中一般債券發行9,070億元,完成限額的97.5%,專項債券發行2.13兆元,完成限額的99.1%。 根據今年3月份的大陸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批准,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3.08兆元,一般債務與專項債務限額分別為0.93兆以及2.15兆元。因此,10月、11月大陸地方發債規模已經驟減,11月共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58億元,全數為用於償還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的再融資債券,並無新增債券發行。 報導稱,11月大陸所發行的債券年限總平均為16.07年,一般債券231億元,平均年限21.79年,這當中以30年期債占比近65%,規模最大。專項債規模227億元,平均年限10.26年,最大的5年期債占比近56%。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財政部在11月27日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兆元,占2019年當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的47%,比例較2018年的60%相比略低。 華創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周冠南指出,47%的比例並不意謂著基礎建設的專項規模會較低,其實,財政部此次提前下達額度時曾經強調,不得用於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意謂著1兆元基本會用於基建,故即便比例較去年低,但對基建的短期拉動力可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