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中秋節提燈籠 國小新住民課程體驗多元文化

新住民課程讓小朋友體驗多元文化
新住民課程讓小朋友體驗多元文化

中秋節除了是華人地區重要的傳統節日外,在日本、韓國、越南,以及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華人也過中秋節。印尼華人慶祝中秋節的活動跟臺灣早期比較相像,就是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賞月、聊天,吃月餅。

印尼傳統上不稱八月十五為「中秋節」而稱為「月餅節」(MOON CAKE FESTIVAL)。除了傳統的中式口味之外,印尼的月餅也因為受到當地飲食習慣的影響而發展出咖啡月餅、咖喱月餅、巧克力、香蕉、榴槤、波羅蜜等多元而風味獨特的口味。

馬來西亞是多元族群的社會,家裡院子會擺起桌子,媽媽會準備美味的食物,像是柚子、菱角、月餅、豬仔餅來賞月,小孩們就會在院子的每一個角落點滿蠟燭,點綴自己的家,比一比誰的家最亮,大家就開始提燈籠遊行活動,大家提著小燈籠挨家挨戶找其他的小朋友,大夥兒一路走,說說笑笑或唱著兒歌,整個街道都是點亮的燈籠以及蠟燭,是馬來西亞特別的中秋節慶景色!

臺北市社子國小的新住民語文教支老師裴氏越河就利用中秋節節慶機會,在課堂上跟小朋友補充中秋節故事,說明越南中秋節有提燈籠的習俗,並教學生製作越南風味的小燈籠。

麥美雲老師則在課堂上分享,越南的中秋節也是「兒童節」,小朋友會在中秋節提著燈籠一起遊玩,大人就一起賞月、吃月餅;部分地區會盛大舉辦「放水燈」活動,讓大家一起來祈求家家平安!

從傳統節日體驗多元文化,透過教支老師在新住民課程中補充給學生豐富的知識,學習不同國家的文化民情,讓學生除了課本裡的知識外,更能感受到課堂外的風景!